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10)05-0055-06 教育学定性研究引入我国已二十余年,但学术界对其特点和研究范式还缺乏明晰的概念指涉,方法论的内涵和外延也存在着诸多混淆之处。本文以西方方法论原著的透辟理解为基点,结合笔者多年海外研究治学实践,对定性研究在教育学的特点和研究范式予以全面的梳理,廓清含混概念,辟出全面的方法论图景。全文共分两部分。第一,解析定性研究在方法论和教育学应用上的特性;第二,全面分析各种定性研究范式的源起、内涵和外延,不同研究范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各研究范式对教育学研究的框范意义。 一、定性研究的特性参数 定性研究来自于人类学、社会学和语言学等学科门类。每一学科都为定性研究提供了相应的概念建构、研究方法、前提假设、研究角色和执行标准等。这就使得定性研究方法呈现兼容并包的特色,很难一言以蔽其全貌。在实践应用中,定性研究还经常与其麾下的某一具体方法混为一谈,如解释学、田野调查、参与观察、人种志和人类学研究。① 定性研究这一杂糅特色使界定其概念成为一项艰难而又必须的工作。笔者旨在确定教育学定性研究的特性参数基础上,呈现出其方法论的全貌。 定性研究有哪些独特的特性,这种特性在教育学上又如何表现。学界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求一致。到底有哪些参数使一个研究成为定性研究而非定量研究?本文概括为八个方面的特性。 1.原始数据必须呈现为文字或图像而非数字或者统计结果。表现在教育学上,文字类定性数据如对老师或学生采访后的访谈笔记;图像类定性数据如用摄像机所摄录的课堂上的场景,照片也可以作为定性研究的数据。如近几年在西方教育学研究方法上的“photo ethnography”,主要是照片等视觉制品来解释教育事件,如用上千张照片来解释某一个学校的变迁。定性研究的推导依据只能是文字、照片或图像数据,而不是数字和统计数据。定量数据如数字或统计数据只能是在主要结论得出后,起辅助说明的作用,而不能成为结论推导的依据。 2.定性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特性而非群体共性。定性研究者认为每个生命是独特的,每个生命历程也是独特的。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定性研究旨在关照和探寻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与众不同的特性。在教育学上每个学生的特点、每一种教学方法的特色、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所特有的文化传统在教育上的外化呈现都可成为定性研究的对象。严格意义上的定性研究不对群体共性进行关照,尤其对定量研究从样本抽样推广到人群整体,从而得出人群共性的操作过程极为排斥。 3.定性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特定人群或个体在特定社会、历史、人文环境中行为的意义。这里要注意”特定”,定性研究者认为,一旦离开特定的历史时空,人的行为意义也随之改变。“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等意境与定性研究的宗旨不谋而合。那些所谓永久普遍使用的规律是定性研究所关心的,因为定性研究所关注的是“bounded rationality”,即得出的结论适用于特定的范围之内。至于超出这个范围,这个结论是否适用不是定性研究者要关心的问题。如一位学者对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学校优惠券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学生访谈研究,研究的结论仅仅针对和适用于佛罗里达州。至于这个结论是否可推广到美国其他州或其他国家,则不是定性研究者所关注的。定性研究的结果是否可以推广,完全取决于阅读者的经验和认同感。如在北京一所小学的定性研究成果,是否能够推广到广州和上海的小学中去,不是由该研究者来回答,而是由研究的阅读者来完成对比判断的过程。 4.定性研究的研究方法是田野调查。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要求研究人员深入被研究对象的世界,用他们的眼睛去观察,用他们的耳朵去聆听,用他们的思维去思索,用他们的心灵去感知。定性研究更有兴趣研究对象带来的概念范畴,用研究对象的思维来思考这个世界,用研究对象的范畴来界定世界,而不是研究者所预先设定好的概念范畴②。《庄子·秋水》中曾经记载了一个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来诠释定性研究的观点。惠子曾问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回答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也?假定“鱼”在这里就是研究对象,“庄子”便是研究者。惠子不理解既然庄子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是否快乐呢?庄子认为自己已经走进鱼的世界,和鱼一起“同悲喜”,可以和鱼一起感知外在的世界,用鱼的思维界定解释外在世界了。庄子的这种“物我相通”的状态自然是惠子所不能理解的。庄子不自觉中诠释了西方关于田野调查和研究对象带来的概念范畴等主张。 5.定性研究中研究者所扮演的角色与传统意义上的研究者角色不同。在定性研究中,研究者要深入到被研究对象的世界中去,观察他们的生活,理解他们的思维。因此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间心理、空间距离大大缩短,而且因为研究对象的世界是通过研究者的这个媒介才得以外化呈现,研究者的价值体系和知识结构都会影响到整个研究的过程和结论,所以主观性不可避免。定量研究极力避免研究者的主观性,以防其影响研究过程和结果;而定性研究并不排斥这种主观性,认为研究者的主观性、价值观、盲点和信仰都会影响研究的结果,并且认同研究者的本人的知识结构,决定了哪些知识被呈现,哪些知识被忽略。他们认为研究者的主观性是一面透镜,正是透过它我们才可以把握人类纷繁复杂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定量研究中所推崇的“客观性”被定性研究中“主观性的互为确证”所取代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