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287(2010)02-0047-0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社会结构转型的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结构转型必然导致社会结构的分化与重新组合,产生新的社会组织形态。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行业协会随之兴起,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催化作用下,行业协会发展迅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近几十年来,行业协会的理论性研究已成为众多理论家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中国正在发生静悄悄的‘社团革命’”[1]。学界多从行业协会的现状、职能、角色定位、与政府的关系、分类及生成途径、发展路径、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研究成果,推动了行业协会的理论研究。但鲜有从民主视角对行业协会进行论述,而对行业协会的民主角度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人类学术研究的目的不只是解决实际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阐扬人类的价值依归。‘公共领域’概念承载着人类追求的许多价值,其中最为基本的是人权、自由与民主,而这些价值即便在西方也多有沉浮流转,自然引起学者的担忧与关注,由此引发学者对公共领域问题的热烈研讨”[2]。 一、行业协会贯彻民主理念的必要性 民主思想由来已久。追求民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胡锦涛总书记曾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3]。当今世界,无论西方还是东方,民主已赫然成为政权续存合法性的标志,因为“或许当今有些国家能够实现稳定的自由民主制度,而且有些国家可能会倒退回其他更原始的统治方式,如神权政治或军人独裁,但我们却找不出比自由民主理念更好的意识形态”[4]。民主观念“成为一种普世性的观念和追求”,“是近代以来全部政治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主题,是政治文明的标志,政治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都足以能否走向民主的政治和生活方式为准则的”[5]。作为现代社会发展标志之一的行业协会,理所当然地要受民主思想的指引。 治理理论认为,社会中存在一个独立于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第三领域”,通过该领域的集体行动来克服单个人力量薄弱的弊端,培育一个强人的公民社会,其制度设计是实现公民参与。从理论的可行性来看,也需要一个强大的“第三方力量”,否则,以政府天然的扩张性,渺小的个体力量必定淹没于强势政府的全面控制之中,公民参与就会形同虚设。“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友好合作,它有赖于公民自愿的合作和对权威的自觉认同,要求公民的积极参与,其基础就是公民社会”[6]。公民参与有赖于公民社会的培育和发展,治理理论所描述的是一个广泛参与的活动场所,它要求公民社会的积极参与,正体现了民主的“公共精神”和“公民精神”。甚至有学者直接指出,“治理理论也只是民主理论的翻版或者是公民社会理论在政府管理理论领域里的应用而已”[7]。行业协会是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承载着民主的价值追求。 二、行业协会的民主价值追求 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是行业协会的两大价值追求。 1 政治民主:行业协会的特性使然 民主的本义是人民的治理,然而,民主既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又是一个技术操作难题,民主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和组织作为条件,民主治理如何实现,则是更为现实的问题。“在一个政治共同体内,能够实际地从事治理的人总是少数人,而有效的治理也总是只需要少数人。这个问题一般而言主要关涉实际的条件和可能性,主要是技术性的限制”[8]。公民参与的民主治理的实现其关键需要一个承载民主治理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就是公民社会。 行业协会作为组织化的社会团体,是公民社会的重要组织主体,已成为现代社会治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当然承载着公民参与的民主治理职能。行业协会的社会团体特性,有着相对于个人的集体行动优势。如果缺乏组织化的参与渠道,公民个人参与很容易走向参与无序的极端,出现民粹主义倾向。行业协会的组织化的参与渠道,在参与程度、参与层次和参与效果上大大超过个人的单独参与,并有利于降低参与成本。扩展到经济领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特别是社会转型期,社会常常处于政府的全面控制之下,企业处于被动和接受命令的地位,无法参与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不能有效制约政府权力的无限扩张,因而,企业参与政治的态度冷漠。加之个体企业在实践中的理性选择,“即使单个企业独立支持该项行动,但如果其利益又属整个行业分享,那么极易产生‘搭便车’行为,长此以往,集体性一致行动将不复存焉”[9]。政治参与的“真空”和“集体行动的困境”,使企业政治参与日渐式微,缺乏政治认同感。 行业协会的集体代表特性,组织化地代表企业参与政治,维护企业利益,克服个体理性的“搭便车”行为和“集体行动困境”,极大地增强了民主政治参与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2.经济民主:行业协会政治民主的回应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法律将民主作为自身的价值目标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期,但传统民主理论对民主的探讨却主要囿限于政治民主,对经济民主鲜有涉及,导致‘民主失去了一半’”[9]。 行业协会经济民主的最重要的目标是追求市场主体的自治。行业协会是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是公民社会不断成熟发展的产物。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及公民社会的成熟,对经济民主的呼声越来越高,它要求减少政府的过多干预,行业协会作为企业组织化的产物破土而出。可以这样说,“企业的有效需求和有能力的活动是行业协会生成发育之本。培育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现代企业,是行业协会生成发展的基础性条件”[10]。没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行业协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术。而从行业协会的界定来看,也能说明企业对行业协会的基础性地位,“一般认为,行业协会是指由一定地域内的同行业经济组织以及相关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经济类社会团体法人”[11]。行业协会绝大多数是由企业所组成,则也就必定代表企业的利益,凭借社会中介组织的特殊地位,向政府反映企业的利益诉求,参与影响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改变传统国家对经济决策权的垄断,提高政府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事实也表明,行业协会利益集团的压力方式,使民主参与的有效性更大。例如,“据浙江省民间组织管理局的抽样调查,有1/6的行业协会曾经成功地促使地方政府修改或停止某项政策”[12]。因而,经济民主的追求是国家社会关系重构下行业协会功能的必然延伸,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重要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