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外华文文学的命名意义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文学评论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6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

      1979年北京的《当代》杂志发表白先勇的《永远的尹雪艳》。白氏既可称为“台湾作家”,又可列为“海外作家”,而在台湾,他又是一位“中国作家”〔1〕。 这是大陆文学界首先注意到在大陆革命三十年的同时,还存在着另外一个复杂的文学空间。随之而来的便是“台湾文学”与“香港文学”的命名,以及这种命名带来的介绍与研究热潮。 1982年召开了全国首届“台港文学讨论会”,到1986 年召开第三届时,更名为“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学术讨论会”,意味着大陆学术界对于台港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之间差异性的认知,也意味着“海外华文文学”这样一个特殊命名的确立。1990年召开第五届时,又更名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学术讨论会”,至此,大陆以外的汉语文学空间都被清晰地显示出来,并进入文化领域的操作层面及学术领域的对象之中。

      九十年代初期,对于“台港澳”文学或“海外华文文学”的界定显得极为迫切。《台港文学导论》、《海外华文文学概观》、《海外华文文学发展史》〔2〕等著作相继出现, 这些研究者将“台港文学”或“海外华文文学”视作新的学科或新的研究领域;所以,他们面临的首要任务便是论证为什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之外增添这样的命名,意义何在?台港澳属于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文学自然也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但因历史上殖民地、政治分裂等因素,“三个地区出现三种社会,分属三个政府”,〔3〕因而, 有必要将他们特别从“中国文学”的概念中拈出,予以特别的关注。潘亚暾等这样阐述他们的基本立场:“从中国当代文学总格局来考察,台港澳文学无疑是‘边缘文学’,它们是母体文学的一种延伸、补充和扩展,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4〕。海外华文文学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大陆论者极力澄清他们不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或支流,他们的主要理由似乎以国界为依据,只要在中国以外的另外国家发生的汉语写作,均属于“海外华文文学”。例如:

      陈贤茂说:

      “在中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凡是用华文作为表达工具而创作的作品,都称为海外华文文学”〔5〕。

      王晋民说:

      “海外华文文学,是指中国本土之外,即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之外,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与非华人的作家,用中文反映华人与非华人心态和生活的文学作品,它包括亚洲华文文学、美洲华文文学、欧洲华文文学、澳洲华文文学。非洲华文文学等中国本土以外的华文文学”〔6〕。

      许翼心说:

      “华文文学是一种国际性的文学现象,因此,华文文学不能等同于中国文学,也不可以将海外的华文文学称之为海外的中国文学。 ”〔7〕

      这些看法强调的是区域特征与语言特征,在论著自身看来均十分科学与严密。证之于东南亚地区,尤其是战后的东南亚地区,应无丝毫异议。然而证之于战前的东南亚地区,或六十年代—八十年代的美国地区,情形的复杂性恐怕非上述定义所能包含。苗秀曾提到:“马华文学在其开始时期,本质上也是一种移民文学。早期的马华文艺写作人,也和十九世纪初那些法国作家一样,大多也是流亡者一类。他们都是不满中国的黑暗政治,逃亡到星马两地来,他们有些是参加实际革命工作失败后,在家乡无法立足,亡命而来的,另外一些则是为了生活,远走异地谋生,写作不过是他们一种业余工作,但决不是毫无意义的工作。他们是有意识地把文艺当作宣传武器,揭露中国的腐败跟落后的社会封建性。……马华文学由移民文学蜕变为独立发展的国民文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告完成。”〔8〕

      人文学科所面对的研究对象往往不是通过定量化与逻辑化可以被完全界定的,人文学科中的命名也往往不能使所命名者变得简单明了,实际情况是,可能将被命名者所具有的全部复杂性呈现无遗,从而使研究者在问题的质疑与追索中进入人性与思想的幽深地带。以区域与语言为标帜的“海外华文文学”在大陆文化界高频率的运用中,日益成为套语式的词汇〔9〕, 而很少有人去寻究这一命名本身的复杂含义及其引起的一系列学术难题。

      “海外华文文学”这一貌似简洁清晰的概念,触及到近百年中国的离乱历史,其中蕴含的风风雨雨、离愁别绪、沉浮荣枯,引起种种难以言说的情结。从台湾、海外的某些作家、学者对“海外华文文学”命名的反应即可见一斑。1985年秋,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举行了一个“海外作家的本土性”的座谈会,参加者有陈若曦、张系国、张错、唐德刚、杨牧等,均为“海外华文文学”这一命名所指涉的对象。他们发言的基调反映了对于“海外华文文学”这一说法的抵触、拒斥,他们均认为自身的写作充满“中国意识”,不应被逐出“中国文学”的大家庭〔10〕。命名者与被命名之间的抵牾,耐人寻味,正好说明不能简单地以语词的逻辑性为终点,而是要透过逻辑性,窥测到隐藏于其间的逻辑以外的许多复杂的背景,才有可能整体地感受、把握一种命名的意蕴。其实,早在1983年,由海外作家自己编辑的一套“海外文丛”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这套书的取材范围完全是美国的华人,而且全是五十年代前后从台湾、香港赴美的华人知识分子。透过这一套丛书,我们也能看到他们的心态与立场。

      木令耆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