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仅对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出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教师就业市场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从目前已反映的现象和数据来看,教师就业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有些来自一流高等院校、拥有高学历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进入教师就业市场,竞争教师岗位,并受到了中小学用人单位的热捧。在此背景下,师范院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问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随之引发的则是如何提高教师教育质量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呈现金融危机背景下教师就业市场的现状,针对这一背景所引发的问题,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如何通过教师教育改革提升职前教师专业水平的对策。 一、调查设计与过程 (一)调查目的 本研究主要在于呈现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在教师就业市场的就业现状,厘清金融危机背景下对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所带来的影响,分析当前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通过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完善教师入职制度来提升职前教师教育质量的实践策略。 (二)调查内容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部分师范院校毕业生的访谈,设计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教师就业市场现状的调查问卷》。此次调查采用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的方法,问卷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所在院校、所学专业和最后学历。 第二部分主要是调查对象的就业现状及其对金融危机所产生影响的感受,包括调查对象的签约单位及其满意度、影响其选择教师职业的因素、求职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对教师就业市场制度的认识、对国家所出台的促进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理解。 第三部分着重于调查对象对教师教育课程的评价,包括调查对象对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和教育实习等课程学习的满意度及原因的了解。 (三)调查过程 2009年5月完成问卷设计并进行了试调查,根据试调查所发现的问题,对问卷进行了修改。 2009年6月底开始发放问卷。调查对象为应届毕业生,其所在的学校遍及全国五大区域,其中华东地区5所,西南地区2所,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和华北地区各1所。涉及部属院校3所,省属院校4所,地方综合学校2所,师范专科院校1所。包括小学教育、历史、物理、中文等35个专业。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695份,收回问卷2188份,回收率达81.19%,其中有效问卷2028份,有效率达92.7%。
2009年10月采用SPSS11.5软件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主观题则采用分类归纳法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约半数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教师岗位,但他们受到了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有力挑战 在调查的2028份有效问卷中,2009年约有66%的毕业生找到了工作,其中45%的毕业生进入教师就业岗位,另有21%的毕业生在教育系统外的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研究机构、公司、企业、自主创业或继续深造。此外,还有7%的毕业生选择了其他,主要指有就业意向单位但未完成签约等,28%的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见图1)。
图1 进入教师就业市场的毕业生情况 如果把其他或没有找到工作加在一起,约有35%的人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找到工作。 根据所在院校、所学专业、最后学历、性别等维度进行统计,2009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见表2。 表2显示,从总体上来说,约有半数以上毕业生找到工作,并且多数进入教师岗位,但不同学校、不同学历、不同性别就业情况有一定差异。所在学校层次较高、学历越高,则就业情况越好;专科层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整体上不容乐观,但如果专科毕业生所在院校层次较高、所学专业当地比较热门则情况有所不同。比如同样是学前教育专业,一所部属师范院校的专科学历毕业生就业率达100%,而西南地区一所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生却只有20%找到了就业岗位。 表2同时还显示,在所调查的1927名师范专业毕业生中,约有46%的毕业生进入中小学和幼儿园就业,101名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中,约30.7%的毕业生也进入教师就业市场并顺利找到工作。与师范生相比,非师范专业毕业就业教师岗位人员数量不是太多,但从整个非师范专业就业情况来看,进入教师就业市场的比例却是相当高的。这表明,教师职业也成为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主要择业对象。 (二)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满意度较高,就业教师岗位的满意度则更高 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一的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相比较而言,那些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可以说是幸运儿。在这些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中,约8.5%的毕业生对找到的工作非常满意,55%的毕业生比较满意,21%的毕业生觉得无所谓,14.4%的毕业生觉得工作不太满意,只有1.1%的毕业生觉得非常不满意。可以说,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但与就业教师岗位的毕业生进行比较的话,后者的满意度更高,达到了77.7%(见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