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0)03-0009-05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我国教育事业被进一步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其中农村教育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加强。新世纪国家颁行的一系列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政策,充分体现了加强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要求与政策精神。加强农村教育发展业已成为新世纪国家教育发展的重大政策行动。本文对新世纪我国加强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予以回顾,并对现阶段农村教育发展依然面临的政策问题予以反思。 一、新世纪加强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回顾 新世纪我国加强农村教育发展,是适应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需要。“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1]基于这一认识,新世纪以来,我国为加强与推进农村教育发展颁行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政策。这些新的重要政策,从整体上看,既指向农村教育的多层次、多类别以及综合性、协同性发展,也指向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与均衡发展。新世纪以来,国家加强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要求与政策精神重点反映在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和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发展两大方面。 (一)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 新世纪国家加强农村教育发展,首要的是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一方面是基于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奠基工程,因而也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实现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奠基工程;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进入新世纪之际,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相对于城市基础教育的发展而言还处于滞后的状态,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严重不平衡的问题突出存在,并成为“三农”问题的重要表征。着眼于此,新世纪以来,国家通过不断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以加强基础教育特别是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要求与政策精神体现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3年9月17日)等重要政策文献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具体而言,则包含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和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这三个方面。 1.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在农村教育发展乃至国家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新世纪国家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举措主要有:其一,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重新确立了“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此又作了进一步规定,即“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这项新规定体现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重心的适度上移,有利于统筹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其二,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2005年12月,国务院专门发布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要求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则将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政策法律化,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从而使保障机制更具保障性。其三,推进农村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以优化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与危房改造、规范学制、城镇化发展等统筹规划,同时通过开办寄宿制学校以方便和保障农村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其四,实施保障农村流动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2]其五,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为此,国家继续致力于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与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对农村学校教师、校长的培训,并促进本行政区域内校长与教师的流动;在部分师范院校重新试行免费师范生政策,以面向农村培养新型合格教师。与此同时,实施“鼓励和支持城市学校教师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从事义务教育”的政策,并实施“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的政策。其六,巩固与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新世纪国家实施的一系列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如实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其核心目标是为了巩固与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2.加强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新世纪我国高中阶段的教育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加强农村高中阶段的教育发展也成为教育政策的重要指向。这主要表现在:其一,确立了农村高中教育发展的新目标。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今后五年,经济发达地方的农村要努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其他地区的农村要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并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初中后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又明确提出,“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这意味着届时中国农村地区将全面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其二,加强对农村薄弱高中的改造,扩大农村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国家和地方政府继续安排资金,用于改善农村高中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高中的办学条件,同时加强城镇优质高中与农村高中的联合。其三,推进县域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协调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招生比例,保持二者招生规模的大体相当,并对进入职业高中就读的学生实行特别支持政策。其四,鼓励高中阶段教育的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的多样化和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3.加强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新世纪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新的重视,加强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同样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要求。这主要表现在:其一,确立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到2020年,全国所有地区,包括农村地区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二年教育。其二,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纳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深化农村学前教育办园体制的改革。其三,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支持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如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着力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入园,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等等。 (二)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是加强农村教育发展的题中之意。新世纪我国强调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需要,是为了适应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职业技能素养及培养新型农民的需要。新世纪我国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的主要政策内容是: 1.进一步确立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的政策目标。即强调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要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努力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