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9)06-0112-08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活动。教师的实践作为培养社会人的重要社会实践,同时也是一种专门性实践。实践是丰富、鲜活、生动的,阐释实践的思想同样是丰富、鲜活和生动的。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而阐释实践的思想则是推动人类社会实践的精神力量。教师实践具有丰富的哲学意涵,为了进一步理解教师实践,本文拟从作为不同哲学视域融合的比较哲学的视角,对实践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做框架式梳理,以发现教师实践的一些基本特征。 一、古希腊的实践概念 现代教师实践中的“实践”概念源于古希腊。实践的概念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之前是一种常识性的概念,人们把人类的所有行为和活动总称为实践,因此并没有关于实践概念的论述。 在希腊哲学史上,早期哲学家巴门尼德将人类知识划分为对应于存在(to be,或译为“是”)的思想和对应于非存在(not to be,或译为“不是”)的意见,并倡导走真理之路而不要屈从于众人的经验习惯。[1]因此,关于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在这种逻辑下便成了最高的有意义的活动。如果还有实践活动可言的话,那也只能属于意见范畴,这是由于意见范畴没有真理性可言。 柏拉图则将世界划分为理念世界和感性个别事物的世界,并提出分有说。感性世界因分有或模仿理念世界而获得存在及其意义。据此,理念的知识是真理,与此有关的活动具有最高的价值,而把握具体事物的知识只具有真理的摹本的价值。柏拉图不同于巴门尼德,他赋予理念认识以外的人类其他活动与知识类型以一定的合理性,而这种合理性是理念认识合理性的派生物。柏拉图曾有过“在实践中”、“在活的生活中”的表达,并区分过技术制造知识和教育文化知识。[2](p.31) 亚里士多德受到柏拉图和其他前辈哲学家的深刻影响,发表了《形而上学》、《物理学》和《尼格马可伦理学》等重要著作,经过对人类行为的反思和分析,形成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实践哲学体系。正是亚氏在自己的时代首先阐释了实践的概念,他依据世界统一性的思想,认为:世界是一个从质料到形式、从潜能到现实的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等级体系。人的实践是多种多样的,目的也是多种多样的,但都是以最高的善作为自己的元价值的。这一点,亚氏承袭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善的追求的思想,突出的伦理性是其实践概念的特点。 对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只能将其放在他的哲学整体中去理解。亚里士多德将人类活动区分为理论、实践和创制三种。理论把握事物的原因和原理,探求普遍性和必然性。这是有闲暇的人自由从事的活动,是以自身为目的的活动,因而是最高贵的活动。创制主要指生产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行动。这是人类出于自然必然性的强制而不得不从事的活动。它以产品为目的,自身只是手段,因而是最低贱的活动,主要由奴隶来承担。实践指免于生产劳作的人们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动,主要包括伦理和政治行为。这些行动具有自由选择性,并且以自身为目的,但由于它们不得闲暇,不能达到普遍性,因而在价值上次于理论活动。[3](p.3) 亚里士多德的三分法与巴门尼德和柏拉图的观点存在一个显著区别:亚里士多德已经注意到了实践、创制活动与理论活动之间在本体依据上具有某种差异性。巴门尼德只是强调了思想和意见的区分而尚未考虑其间的关联问题,而柏拉图则将各种相对划分开来的活动从本体论上统一到了对理念的认识之中。亚里士多德观点的新意在于:他没有把实践和创制从逻辑上还原为理论,或从理论的本性上去统一说明实践和创制的本性,而是把实践和创制看成与理论虽有联系但又有重大区别的其他类型的活动。亚氏所讲的创制与我们所说的生产实践有相似之处,但是它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故无需赘述。亚氏的实践观点具有整体性特征,突出了自由与善,突出了向善的行动和自由人的伦理,并看到了实践与理论的联系。[2](p.31) 另外,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思考方式(也是获取知识的方式)分为思辨(哲学)之思(sophia)、理论(科学)之思(episteme)和实践之思(phronesis)。[4](p.120)其中,思辨之思绝非如今人所言的冷冰冰的无视人存在的认识。亚氏所著《形而上学》深含人文主义精神。他提出的返回自我,对人之存在的追问,反映出形而上学对人的深沉的关注。亚里士多德讲的“爱智”并不是一种为目的的求知,而是一种对知识的自由的探索。他说:“我们追求它并不是为了其他的效用,正如我们把一个为自己、并不为他人而存在的人称为自由人一样,在各种科学中唯有这种科学才是自由的,只有它才仅仅是为了自身而存在。”[5]亚里士多德在这里指的自由的科学就是形而上学。它深深地浸透在亚氏的全部哲学之中,这也正是亚氏形而上学的深层关怀。 因此,从实践哲学产生的源头来看,实践的本意应包含着一种超验之维、一种终极关怀。然而,自近代以来,实践的超验之维被逐渐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