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导引下中国教育现代化路径求索

——基于苏南五市和重庆的教育现代化调研

作者简介:
杨小微,冉华,李学良,高娅敏,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内容提要: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教育现代化是内涵式的教育现代化,即不考虑投入增加而以要素及其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为主旨的现代化,是比工具和技术更为重要的人和文化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从“外延式”转向“内涵式”的关键在于制度的现代化。基于2016年对苏南五市和重庆的教育现代化调研材料,可概述作为东部代表的苏南和作为西部代表的重庆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和地方特有问题:苏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普教轻职教导致类型发展不均衡、公办多民办少导致系统活力不足、政府与学校关系不顺导致学校缺少必要的办学自主权、教师流动和交换制度不尽合理;西部地区突出的问题是班额及学校规模过大影响公平和质量、出现教师负向流动、信息技术流于形式等等。在层次和类型的交互分析基础上,提出若干路径求索的思路:以分层分类的评价指标推进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教育现代化;以体制机制创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增进教育系统活力;以特惠政策补短扬长、促进不同类型教育的均衡发展;以示范区建设引领更大范围的区域教育现代化推进;宏观微观双管齐下,为教师专业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大环境和小氛围。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6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以评促建”是我国近些年来渐渐形成的由上而下推进工作的基本思路,其优点是目标明确、跟进到位,但缺陷是假若“评价”标准“差之毫厘”,则“建设”进程就难免“失之千里”。也就是说,评价标准或指标的精准与否,是建设工作能否有效推进的重要前提;反观之,即使评价标准既科学又合理,但推进不力同样形同虚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为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确立了时间表,那么要想如愿达成教育现代化理想,除了要有精准的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还须有教育现代化推进路径的明智选择。

       本文将围绕如下问题展开讨论:我们正大力推进的是什么样的教育现代化?我们的现代化如何走到今天,已经到达何处,遇到何种问题或障碍?还该怎样拨正航向、修正航路、加速前行?

       一、我们需要的是内涵式的教育现代化

       凡以教育发展规模与速度、设备与条件、工具与技术为指向的现代化努力,均可称之为“外延式”教育现代化发展;凡不考虑投入增加而以要素及其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为主旨的发展,则可称为“内涵式”教育现代化。要理解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式发展,必以理解现代化特质和宗旨为前提。

       (一)比工具和技术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和文化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个历久不衰且还将持续的世界历史潮流,中国作为“后来者”,从最初被动地卷入到现在主动地参与并自觉地推进,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挫败的教训,要想在今后的路上走得更好,准确把握现代化的内涵是采取正确行动的前提。

       一般说来,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是涉及人类生活所有方面的深刻变化。概言之,现代化可以看作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以及价值观念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①P7然而,仅仅从人均国民收入来衡量现代化的水平,或者只是从政治机构、组织结构与功能来解释社会的现代性是远远不够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英克尔斯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能够赋予先进制度以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的心理基础,如果掌握和运用先进制度的人本身在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上还没有经历一场向现代性的转变,那么失败和畸形的发展就是不可避免的。①P5他关注现代化进程中人这样一个最基本的因素,从现代人格形成的视角调查了6个正在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共6000个对象,归纳出现代人9个心理特征,特别是其中最重要的4个特征,即:有丰富知识的参与型公民,对个人效能抱有充分的信心,有高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愿意接受新的经验和新的思想。①P15英克尔斯把这些特征称为“现代性的精神”,现代性精神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有另一种认识是:现代性是一种注重“权利、能力、理性、自立(包含自由)”的主体精神、批判精神、理性精神和启蒙精神,这是现代化经济、社会和政治三维结构所体现的共性。②

       除了人的因素,与人有关的社会文化因素也极为重要。一些学者指出:“现代化是探索性和创造性思想态度的发展,它既是个人的思想态度,也是社会的思想态度。这种态度隐藏在技术和机器使用的背后,引起个人之间社会关系产生新形式。”①P32这段话指出了现代化相互依存的三个方面:思想/精神,社会结构,工具和技术。一些社会学家认为:“结构方面的条件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文化因素才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①P21因此,现代化研究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通过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来改造传统文化,使它适应现代化的需要。

       综上所述,人的现代化和文化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涵。仅有工具和技术的现代化,只能算是形式上的现代化;关注人的现代化和文化的现代化,才使现代化实至名归。

       (二)教育现代化正在经历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

       如果说,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还只是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一种指导思想的话,那么自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以来,我国才真正开启了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的改革和发展征程。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意味着我国教育(至少是基础教育)的改革之路,正式从“效率优先的重点发展”转向“公平导向的均衡发展”;发展的前景和目标,也正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我国教育中早已存在的东中西部之间的梯度差异以及城乡差异进一步突显,因此要促进教育公平进而推进社会公平,就必须从致力于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均衡的过程中,最先要解决的就是设备、条件和技术等器物层面的均衡问题。这样一来,教育的均衡发展,也必然要经历一个从“外延式均衡”向“内涵式均衡”的转变过程。

       有作者以世纪之交为历史分期点,将江苏教育现代化的前20年的发展命名为“启动和成长阶段”,新世纪以来则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发展阶段”,期间经历了一个从自然融入到自觉推进的转型过程。在“自然融入”时期,重点解决的是加快国民教育普及、增加教育投入、调整教育结构、深化体制改革等“外延”意义上的发展问题,而在1993年秋,江苏省启动了区域性教育现代化试点工程,以促进现代化过程从自然融入到自觉推进的转型。其工作机制是“集中于苏南突破,带动苏中启动,促进苏北少数示范点探索”,苏南地区教育现代化试点提出教育理念、教育结构体系、条件装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体系和教育管理六个方面的现代化发展目标,集中了教育要素的现代化要求,反映了教育发展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文化观念层面等多层面同步推进现代化的战略意图。③江苏教育现代化的这一转型发展过程在全国是颇具代表性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