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477(2009)04-0072-04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为达此目的,必须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是关键。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过,目前教育界、学术界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多把重心放在教学方法、考试方式的改进上,致力于改进教材编纂的较少,只有朱家雄、刘根焰等寥寥数家。[1](P28)其实,教材是教学、考试的依据,教学、考试皆围绕教材而展开,如教材本身就不利于激发创新,即使教学方法、考试方式有利于激发创新,也很难充分发挥作用。尤其中小学教学,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其实都是严格围绕教材、教学大纲进行的,教材之外的知识,老师一般不讲。教材能否激发创新,对能否激发创新的影响更显巨大。现对力求显示教材已将相应领域的问题都圆满解决的传统教材编纂法难以激发创新的弊端试作分析,倡导谋求将相应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尽力显示出来的新型教材编纂法,即“显示问题式教材编纂法”,并对如何运用这一教材编纂法编纂教材试做探索。 一、只有显示问题,才能有效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发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只有发现了别人未曾涉足、虽着手但尚未圆满解决或尚存在争议的种种问题,才能产生创新的意念,明了创新的着力点;否则,就会对创新望而却步,即便有意创新也力不能及或无从着手。[2](P32)当人们发现问题,即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时,会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人们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创新,推动理论的完善和实际问题的解决。科学上很多重大理论突破和技术发明,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毋宁说是问题的寻求者、发现者促成的。尤其是那些蕴含在习以为常现象背后貌似完美无缺的问题,一旦发现,对创新更具推动作用。比萨斜塔上的“自由落体”试验几乎人人可为,但别人轻信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发现不了问题,而伽利略却意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作了自由落体试验,从而修正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推动了力学的革命性飞跃。每天有无数的人都可见到水烧开时壶盖会跳,但都熟视无睹,没有人能像瓦特那样提问:壶盖为什么会跳?正是瓦特的这个问题以及由此发明的蒸汽机,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苹果落地现象人人可见,但无人深究其原因,牛顿从中思考其原因,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学说。这些理论与实践,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一个简单却是十分重要的命题: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不能发现问题,创新就无从谈起。 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发现问题的心理基础,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有了问题意识,就会时时留意理论和实践中的矛盾、疑难和漏洞,从而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自然会产生解决的冲动,探索各种解决办法,从而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创新。高度肯定和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中外学者所共识。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理学大师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陆王心学开创者陆九渊的观点则更精辟,他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得更生动形象,他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国外也有很多学者极力推崇问题及问题意识。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苏格拉底也同样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近代英国科学哲学家K.R,波普尔说:“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触发新问题的问题”。爱因斯坦也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培养问题意识,必须有意显示一个学科、领域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看到这些问题,就会不断反思问题的成因和症结所在,就会谋求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获得创新。如不显示这些问题,就激不起人们创新的意念,创新就无从着手。 二、传统的“显示完美式教材编纂法”不利于激发创新,甚至对创新有抑制作用 传统的教材编纂法虽风格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倾向,这就是:力求显示教材已将相应领域的问题都圆满解决,对于相应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如哪些问题还尚未有涉及、哪些问题虽已着手研究但尚未解决、哪些解决得还不理想、哪些尚存在反对意见、哪些现象还无法解释、哪些问题在解决当中还面临着重重困难、那些理论还存在逻辑矛盾而不能自恰、那些理论观点还与事实不太相符等种种问题,并不有意加以显示,甚至有意加以掩藏。重视知识叙述的严谨性,强调逻辑顺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对难以自圆其说的知识点刻意回避,使用“不难发现”、“容易得出”、“同理可证”、“用类似的方法”等语言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在教材编纂中,不透露理论、观点得出过程这一重要环节的完整信息,不结合讨论来解释理论、观点,往往以结论代替讨论。[1](P29)传统教材编纂法的显著特征是力求“显示完美”,基于这一点,为便于交流,笔者将其叫作“显示完美式教材编纂法”。这种“显示完美式教材编纂法”使学生难以发现问题,难以产生探索未知、解决难题的意念,失去创新的动力。即便有的人出于功利目的而力求创新,也无从着手。因而,这种“显示完美式教材编纂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甚或对创新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