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社会教育机会不均等的表现及其特征

作 者:

作者简介:
钟景迅,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 钟景迅(1981-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教育行政与政策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教育政策学。

原文出处:
教育科学

内容提要:

在现代西方社会,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已经从早期的对入学机会均等和参与教育过程均等的要求,发展到了现今对教育结果和教育效果均等的追求,然而,不均等的现象却仍然广泛地存在。本文运用近些年来西方一些学者的重要研究,去说明和描述在教育入学机会、参与教育过程、教育结果和教育效果等四个教育机会均等的维度上,西方社会教育机会不均等是如何表现的,这些表现又呈现了什么样的特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064(2009)03-0067-07

      进入现代社会后,伴随着教育民主化进程的深入,西方社会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要求在不同时期体现出了不同的追求。Husén·T在其名著《社会影响与学业成就》一书中,曾经概括了教育机会均等概念从18世纪到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发展、演变的脉络,他认为这一概念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保守主义时期、自由主义时期和提倡补偿教育的新时期[1]。

      保守主义的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盛行于一战以前的大多数工业国家,这一派理论倾向于认为,上帝赋予每个人不同的能力,个人应该从事与其能力相应的事,所以,不同的能力的孩子应该进入不同的教育机构。自由主义的教育机会均等观点在20世纪50、60年代的欧洲占主导地位。这种理论认为,筛选性的教育制度始终含有某种社会不公正。要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还需要关心教育产出,也有必要对处境不利的儿童提供补偿。学业成败的责任不应该是学生的问题,而是整个教育制度和社会制度的问题。新时期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的主张比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时期更加激进,他们认为,教育机会均等意味着要向每个儿童提供使其个人在入学时就已有的天赋得以发展的各种机会,还应该为所有儿童提供在社会差别上区别对待的均等的机会。

      Husén简短的概括使我们对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的发展历史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Levin和Coleman的定义则更具体,在分别对欧洲和美国等地教育机会均等的现象进行了考察后,他们两人对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应有之义,提出了相似的看法。综合他们的定义,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应包含了以下四个不同维度内容:(1)入学机会均等;(2)参与教育过程、接受教育内容均等;(3)教育结果上的均等;(4)教育效果上的均等[2][3]。早期的教育机会均等理念多关注入学机会的均等及参与教育过程均等,近些年来,关注教育产出的教育结果和教育效果均等也开始备受关注。在本文,笔者将运用以上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内容辅以学者们的研究去详细描述现代西方社会教育机会不均等的表现及其特征。要指出的是,笔者本文所指代的现代西方社会,主要指的是二战过后以美英等国为主的西方社会。

      一、对起点不均等的关注——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的表现

      按照Levin的解释,入学机会均等指的是,学校制度在某一范围、某一时间内对社会上的所有人,特别是要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提供学校教育,而无论其出身、种族和性别等[4]。从历史来看,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最初要争取的就是获得教育入学机会上的均等。人人均能不受限制地接受教育,在近代欧洲是自由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所主张的既定政治纲领[5]。可以说,入学机会均等在近代一直都是被当成是政治权利和自由而被要求的。

      当然,教育入学机会上的均等从入学的层次来说是起初是对基础教育的要求,这种要求到了现代已经变成了既定常识,特别是在义务教育(强迫教育)领域,人人均能入学,人人均需入学早已成为了各国的明确事实。并且,随着教育机会的进一步扩大,对教育入学机会的要求在入学层次上开始逐渐被后移。二战过后,随着教育需求的快速增长情况的出现,人们对教育的要求早已不再停留在义务教育(强迫教育)阶段。早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美国学者Collins就指出,随着教育条件和教育成就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学历的文凭已经成为了进入中产阶级的门槛,大众对教育的需求已经进入新的阶段[6]。美英等国相继在二战后进入高等教育的普及阶段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预测。

      教育入学机会的取得自然涉及到教育选拔制度的制订和改革。近代早期的西方各国,依出身进行选拔是主要的选拔标准。如英国的教育制度经常被质疑的就是其过早分流制度。被视为有前途的儿童总是很早就被选出来进入文法中学,而其他人则被送到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secondary modern or technical schools),一旦进入后者,学生就很难获得进入高等教育的机会,他们往社会上层流动的可能性也会变得很小。这种制度特征被Turner称为赞助性流动[7]。

      进入现代社会后,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要求就主张,应该把选拔尽量延续至大学入学前,其理论假设是,越晚的选拔越利于精英的凸显,这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潜在的优秀学生。这种依智力和成绩进行选择的制度替代依出身进行选拔的制度,被很多现代国家理所当然地宣称是自己走向更加公平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8]。它们认为,精英选拔制(Meritocracy)是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功能,依学生能力而进行选拔是最公平不过的事情,在这种讨论中,教育机会均等的重要考虑就被定位为选拔学生的过程是否公平[9]。

      然而,在现代西方各国,尽管教育的选拔制度表面上标榜公平,但因阶级、种族和性别等因素而影响教育入学机会的取得的事实却仍广泛存在。

      在阶级的因素上,英国算得上是阶级之间的入学不均等的最典型代表。Halsey在70年代所做的人口统计分析表明:二战后,家庭背景的因素对教育机会的获得的影响是增加了,总体来说,英国二战20多年的教育政策并没有促进教育入学机会更加均等[10]。阶级的问题不但在英国存在,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存在。Dobson对前苏联的研究,尽管缺少全面的数据,但其有限的资料也清晰地表明,苏联大学的入学选拔标准与学生所处的阶级地位息息相关[11]。同样来自70年代Husén的研究表明,英国和前联邦德国,工人阶级背景的学生在高中学生中的比例是最低的,父亲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与学生的入学高中的情况有很大相关[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