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课程理论的作用

作 者:
汪霞 

作者简介:
汪霞,南京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系教授。(南京 210093)

原文出处:
全球教育展望

内容提要:

对“课程理论有什么用”我们不能做简单、片面的理解。首先,有用不是衡量理论价值的唯一标准,理论的作用是广泛的、多方面的;其次,不同的课程理论其作用的发挥是不同的;第三,课程理论作用的发挥还涉及到人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第四,课程理论本身也不是尽善尽美的,不可能概括或解释全部的课程现象、课程问题,所以课程理论的作用不可忽视亦不可高估。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无论在课程研究领域还是课程实践领域,经常听到的一个疑问就是“课程理论究竟有什么用”。这是个不易回答的问题,因为它实际上包涵了多方面的内容。其一,有用本身意味着什么,有用是衡量理论价值的唯一标准吗;其二,这是什么课程理论,不同的课程理论其作用的发挥是同一的吗;其三,课程理论作用的发挥涉及到人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吗;其四,课程理论是尽善尽美的吗,等等。下面我们逐一进行分析。

      一、有用到底意味着什么,有用是衡量理论价值的唯一标准吗

      对“课程理论有什么用”不能做简单、片面的理解。人们观念上常见的一个误区是认为课程理论应具有可操作性,就像“说明书”或“实用手册”,要能让实践工作者拿来就能用、一用就能有成效,否则就是教条的、脱离实际的、无用的理论,就不能称为真正的课程理论。其实,课程理论既然是理论就必定具有普通性、抽象性的特点,体现为概念的思想的体系或框架。思想是什么,海德格尔说:“思想即供奉”,意味着思想在让思想者继续思想的同时,更要让他人去思想,要引发他人的觉悟和反思。正如比彻姆在《课程理论》(Curriculum Theory)一书中,[1]和奥恩斯坦在《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Curriculum:Foundations,Principles,and Issues)一书中强调的,[2]理论既要进行分析、作出梗概,也要给予建议、指导和进行推测。而且,随着分析、归纳、解释等的不断深入,理论建设就逐步达到系统化的水平。所以,理论的职能是要用它进行思考,给他人的工作以帮助,理论不是对实际情况或实际发生的事情的综合,它不会也无法直接告诉人们如何行动、指导某一事情的执行或解决特定情境中的具体问题,而是旨在分析、澄清现象、事件之间的关系,转变思想、提升意识,引导观点和行动,或者说理论可以给实际工作者增添选择行动的可能性。

      就本质而言,课程理论不是工具,其关注点不只是环境,它“是一种关于课程的想象的行为,是一种信仰行为、一种解释探究的形式,……是对现实的创造,是为了寻求理解和反省性思考”。[3]课程理论需要总体地思考和处理问题,而不是一点一点、一部分一部分地添加,或纠缠于具体情境中的细枝末节,“这是一种体验共享现象的理论。”[4]

      所以,有用既不意味着须具有可操作性、能药到病除式地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也不是衡量理论价值的唯一标准。尽管缺乏内在的一致性,但理论的作用是广泛的、多方面的。

      课程理论具有指导的作用,它“帮助研究者选择数据进行分析,并简洁地概括这些数据”。[5]不过这种指导是在价值观影响下的理论推定,而不是照本宣科的亦步亦趋,发挥课程理论的指导作用,旨在“把理论当作一个充实我们资源的载体,这些资源会产生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指导我们进行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分析”。[6]

      课程理论具有描述与解释的作用,描述即对课程现象、课程问题进行归纳和叙述性分类,对其发生、发展的状况、可观察的表象、发生的变化及存在的特点进行客观性描述,明晰其间的各种关系和互动的方式。目的在于说明或澄清“是什么”的问题。解释是要深入到现象、问题的内部进行分析,目的在于说明“为什么”,如为什么会有这种、那种关系,或揭示现象、问题的意义。

      课程理论具有预见和推测的作用,既要关注现实,又要关注未来。这意味着课程理论不仅要通过观察作出假说、概括,还要超出已知的归纳和演绎活动、可观察的现象和问题,从已有的信息、事实、事件中进行未来发展的甚至是中长期的科学合理的判断,作出深层的推理和预言,或者说预测还没有观察到的事件。对课程理论的这一作用,比彻姆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理论的主要功能是赋予一套事件以更大的意义,这个更大的意义既包括从观察中已经了解的这套事件的已知是什么,又包括通过某种推理而表达出来的未知”。[7]

      课程理论还具有批判的作用,即运用理论思维分析、辨别课程现象的善恶和课程实践的真伪,考察课程实践中的各种所谓一致的信念、自明的真理、普适性的理解,通过批判使课程理论在信念、知识、意义、价值与社会关系等层面,以其理论的责任介入课程实践,反思、促进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的合理性,厘清“什么样的课程才是好的课程”、“什么样的实践才是好的实践”。如果说课程理论的描述与解释的作用,其目的在于说明“是什么”和“为什么”,那么,课程理论的批判作用,其目的则更多地体现在“为什么会这样”与“应该是什么”的价值反思与理想追求上。

      总之,把“是否有用”作为衡量理论价值的唯一标准,会极大地窄化课程理论的内涵和层次,限制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工作者的视野,影响他们以一种超脱的眼光进行终极价值的追寻。课程理论的深层价值在于唤醒觉悟、启迪智慧,在于提供理智资源、精神引领,在于促进理论思维的形成和看问题视角的转换,在于拓宽、加深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而不只是提供实践指南,更不在于提供周到、精确的操作程序。

      二、这是什么课程理论,不同的课程理论其作用的发挥是同一的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