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经历了三次重要的转型。第一次是从传统儒家德育向现代性德育的转型。这次转型事实上从清末就已经开始,在“五四”时期达到了顶峰。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儒学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及至“五四”时期,儒家德育更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人们纷纷探索新的道德教育模式来取代儒家德育。这标志着中国的道德教育开始由传统儒家德育向现代性德育的转型。首先,在道德教育的目标层面,从培养“圣贤人格”转向培养“平民人格”。其次,在道德教育的内容层面,从传统的儒家典籍转向了公民教育课程。再次,在道德教育的方法层面,从儒家德育的注重灌输转向崇尚道德的主体性。 第二次是革命伦理教育取代了现代性德育,成为学校德育的主导模式。第二次道德教育转型是以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为指导,从革命战争年代一直延续到“文革”时期。这个时期,道德教育摆脱了“五四”时期的现代性诉求,逐渐向革命伦理教育靠拢。革命伦理教育的基本特征如下:第一,政治化的道德教育。第二,传统集体主义的道德教育。第三,革命理想主义的道德教育。 第三次转型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道德教育摆脱了革命伦理教育的窠臼,重新走上了现代性德育之路。主要体现为:第一,道德教育淡化政治内涵,突出道德内涵。第二,道德教育从传统集体主义转向新集体主义。第三,道德教育从革命理想主义转向更加接近现实生活的德育形态。最后,在对待儒家文化的态度上,这次转型相对来说比较温和。 自“五四”运动对儒家文化展开批判以后,儒家伦理在道德教育中逐渐失去了它的位置。作者认为儒家伦理在今天依然有必要成为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儒家伦理虽然产生于西汉,但其中有许多对于现代生活而言非常有价值的伦理资源。 摘自《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09.2.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