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初,微电子技术开始迅速发展,社会出现巨大变化,信息社会逐渐代替了工业社会。在这社会转折关头,信息与通讯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这种新兴技术推动着科学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加强。微电子技术直接进入工农业生产过程,也进入了管理、服务等等行业,例如,计算机控制的流水线系统替代了大部分劳动力的手工操作,计算机文件处理系统简便了办公人员的文件管理、数据统计等手续,而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在不同公司企业乃至不同国家之间架起了一座信息高速公路,等等。 为了能赶上这技术迅速发展的社会,且参与新技术的开发,人们迫切需要更新补充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学习通过传统的基础教育获取的知识,不足以为现代社会所用,这就要求改革基础教育学校课程,使学生在各个学科中接触新技术发展。 德国为此提出“信息与通讯技术教育”这一概念,他们把新技术作为基础教育的对象,计划在基础教育学校传授新技术知识,希望年轻人通过教育与教育,有能力立足于现代化生活世界,且一起推动社会发展。德国各州出台各种教育改革与实验计划,其中下萨克森州文化部提出的“新技术与学校”[1]的改革计划(图一)尤为突出,这个计划力争把信息与通讯技术教育渗透进各个学校、各个学科,这里不仅包括教材教法的改革,也包括教学总纲的修正,教师进修计划的实施,学校硬件的改善等等。下面对这项改革作一概括性介绍。 一、“新技术与学校”改革计划的背景与概况 早在1982年11月,文化部长在一次科学会议上强调,学校与教育应该适应微电子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变革,教学总纲也应反映新技术的发展,为此,文化部组建了工作小组,着手调研各类学校中新技术教育的现状。1983年4月他们提交了一份清单,指出:教学大纲已局部地与新技术相联系,新技术知识的传授只是在某些学校某些学科中进行着。 为此,1983年10月,州文化部和福音教学术协会共同召开专家会议,进行了题为“新技术和学校”的讨论,来自政治、经济、科学及教育界的180位代表,就“是否以及如何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案在学校中传授新技术知识”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会议上通过了进行“新技术和学校”改革计划的建议,确定了改革的三个工作重点: 1.确定信息通讯技术教育的目的和内容,通过教材的研制与试行将目的与内容在教学中具体化。 2.加强新技术领域中教师培训,使更多教师胜任这类教学活动。 3.为学校配备相应的仪器及程序,保证信息通讯技术教育的进行。 至1984年3月,这项改革计划进入预备阶段,由教师组成的三个工作委员会,着手为计划实施收集信息资料,针对各类学校确定了具体出发点: 针对小学,他们提出,使小学生通过各学科的学习,能够理解基本的技术过程及事实,不要因信息技术而对他们有过高的要求;针对初中,他们认为,新技术的应用和功能作为学习的内容,把他们与各类学校的各类学科综合起来;针对高中,他们强调,高中已有信息学科,但要进行考察,怎样改革现有的教学大纲使教师较轻松地进行教学,另外应继续加强初中所学课程的教学;针对职业学校,他们指出,应继续研制来自新技术领域的教材,加强特殊专业的训练。
通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新技术与学校”这项改革计划开始运行,围绕着三个工作重点他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项目。 针对第一工作重点,一方面,州文化部组织一线教师与科研人员研制传授新技术用教材及课程标准;另一方面,地方团体组织科研队伍进行单项研究。 其中第一大实验项目是由州文化部资助、地方教师进修学院与教法所主持的“新技术传授用教材的研制和试行”,这项目始于1984年8月。来自各类学校的教师组成了14个委员会,首先调查新技术在各门学科中的传授情况。然后针对各门学科特点编制范例,在各类学校进行试教,且加以修正。同时,来自经济、科学、政治各领域的专家组成咨询小组,为教材改革提供咨询服务。 根据教材研制与试行的中间结果,研究人员于1986年8月开始运行“新技术传授的课程标准研制”这项实验,在此主要研究解决: 1)哪些目的和内容是信息通讯技术教育中基本又不容放弃的? 2)哪些内容最适合在哪门学科以及哪个年级中进行? 3)怎样按照学校类型区分教学目的,内容以及传授方式? 4)怎样让学生接收新的教学内容与方式? 5)对教学组织、普通教室与专用教室设备的设置有什么要求? 6)根据课程标准对教师素养有哪些要求? 等六大问题。课程标准的研制为教材的编制与修正提供方向,而教材的改革又为课程标准的确定提供理论与实际依据。 在这两个实验实施进程中,科研人员对信息通讯技术教育的一般目的进行了长期的讨论,1989年9月,文化部长终于向社会公布新技术教育的一般目的,他们提出:信息通讯技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用批评眼光评价信息通讯技术发展的能力,让他们以对社会、对个人负责的态度使用这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