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教育的技术革命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先义 山东青年干部学院

原文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6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教育技术的功能结构系统观

      教育技术的革命是近、现代各国教育革命的核心内容。教育技术革新的深度和广度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时代教育革命的水平。这一结论的获得,是基于一种教育技术的系统观和对教育技术与科学技术间依赖关系的辩证认识。

      把教育技术 (Educational Technology)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学范畴和概念进行专门研究始于本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之后随着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特别是电化教学活动的发展而受到各国的重视扩展开来。我国则从80年代开始,以电化教学技术为重点进行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理论和物化形态的成果。通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关于“教育技术”内涵的界定大致分为两派:

      一是要素说。最富代表性的是美籍教育技术专家罗伯特·海因涅奇和詹姆斯·勒塞尔的“三P” (Technology as products、process and planning)结构论,即首先把教育技术看作是教育活动的工具和手段,包括声像设备、光学设备、计算机设备、各种实验仪器等教学过程中各种硬件和软件的技术性产物;其次是把教育技术看作是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教学任务的过程,包括视听说教学、媒体教学、演示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等;第三,把它看作是对教学全过程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估时媒体因素(硬、软件技术),人的因素(教师、教学辅助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学生等)及人际、人机之间的交互关系等构成的系统。与这种观点相近的是东南欧洲教育技术研究与开发组织(CODIESEE)提出的结论:教育技术在广义上是指与教学过程的目标和课程内容相关的所有方法(Methods)、技巧(Technique)和材料(Materials)的总和。

      二是工具说。持这种观点的论者认为,教育技术在本质上是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优化教学过程而使用的手段和工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提出:“从新的和更加广泛的意义上讲,‘教育技术’是对教与学的全过程进行构思、实施和评估的系统方式,既包括技术的资源,又包括人的资源以及人机之间的交互关系,并以此来实现更有效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技术是采用系统分析作为一种研究工作的。”[1]

      在教育技术的本质问题上,笔者持一种功能结构系统观,认为教育技术作为科学技术的一个特殊分支,它既要反映人类技术所共有的一般规定性,又要体现科学和技术应用于教育所产生和固化的特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技术的本质应是人类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创造和运用的各种活动方式、能力和资源条件的总和。

      从物化要素上看,教育技术呈现为三相结构:

      一是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它主要是指教育经验、技能等最基本的主观性技术要素。经验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对教育方式、教学方法等直觉体验的积累和综合。技能则是以技术知识、教学工具和经验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活动能力,包括教学技巧、工艺、诀窍和方法等。

      二是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它是指以教学工具为主要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包括以技术手段为载体的“活技术”和其物化后的技术成果或技术对象为象征的“死技术”。

      三是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它是指以技术知识为象征的主体化技术要素,是人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掌握的技术经验的理论化及对象性知识资源。

      从功能结构上看,教育技术主要表现为相互联系的五大分支:

      1.教育模式。主要包括教育体制、教学组织形式和运作规则等主观形态的技术。它体现了知识积累、社会文化传递的渐进性,不同科学领域知识的有限发散规律和集群式教学的基本规律。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既定教育目标的最基本、最有全局意义的方面。

      2.教育传播技术。这是教育活动的核心环节,它既包括远距离大范围的声像图文信息传播技术,也包括面对面的课堂形体、语言传播技术;既包括以教学演示、实验、信息传播为目的的工具技术,也包括教学方法、工艺、过程、技巧等智能技术。目前教育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所获得的进步大量地表现为这一领域的成果。

      3.教育资源利用技术。主要包括教育信息整合与资源利用两个方面。信息整合技术所解决的是科学知识的存储、分拣,如何把人类知识的精华和最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教育内容,如何将教育信息进行科学的裁剪组合,便于人际传播、人机对话,提高接受效率等问题。资源利用技术所谋求的则是人力、智力、信息资料、工具、设施、资金、环境的充分利用和效益最大化。

      4.教育研究技术。包括对教育对象思维、认知、心理活动的实证研究手段,对教学过程中教学法的实证研究技术与手段,对教学过程非数量因素量化研究的模拟手段,人机对话水平,对宏观教育事业与微观教学过程中不同问题进行各种理论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研究技术的创新、应用是新的教学成果诞生和教育进步的先导。

      5.教育评估监控技术。这是教育活动的制动环节,借以对科学技术向教育、教学过程的有效转化率,教学内容的接受率,社区学生智能增长水平,教育机构、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教育质量与人才素质内在的函变关系,教育增长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等问题实施评估、调节和控制。目前各国反映办学水平的评估指标体系相对成熟,而其他侧面的评估、调控技术则相对滞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