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否具有生产力属性,或者说能否把教育从上层建筑领域纳入到生产力系统,这取决于人们对“生产力”这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如何理解。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包括物质生产活动,精神生产活动以及人的自身生产(或称“生产人”)活动。“……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相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1]。基于这一观点,笔者曾对生产力概念给出如下定义:“生产力,又称社会生产力,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或生产方式下,由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精神生产活动以及人的生产的活动不断随机组合着的具有运动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等特点的一种社会共同活动方式。”[2]其中,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精神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不断得以进化的关键;人的生产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前提性条件。 其次,作为“社会共同活动方式”存在的生产力是一种人为的社会巨系统,其历史之悠久、结构之庞大、变化因素之多、运行过程之复杂是人类社会其它任何系统都不能与之相比的。生产力虽然是以劳动对象——大自然的各种自然资源和劳动工具为物质基础的,人们也往往以物化了的劳动产品数量和质量来估算或衡量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但是,作为一种“社会共同活动方式”而存在的生产力的运行,却是由人的脑和手(包括脑的模仿物——电脑和手的延长物——机器)直接或间接地操作并维持的。促使生产力发展(或倒退)的决定性因素是人。人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者的劳动实践活动体现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性;二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体现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创造性;三是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体现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组织协同性。换句话说,劳动者、科学技术、管理三者构成了生产力的“支点”;或者说,这三者是生产力赖以运行的“支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力运行状况和可能达到的水准是由劳动者的整体素质、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来决定的。因此,认识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功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教育是生产人的“社会性综合生产线” 在生产力这一“社会共同活动方式”中,人的生产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这是因为,人不仅是物质生产活动、精神生产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创造者,始终处在生产活动的主体地位,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而且物质生产活动、精神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成果最终都是为改变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从而使人类得以继续生存和不断进步服务的。在人的生产方面,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存在着一种认识上的错觉,即把人的生产与“生孩子”等同起来,认为婴儿降生接产完毕就是“生产”的结束;至于后天的教育,则不认为是人的生产的继续,只是一种传授知识和训练劳动技能的过程,单靠学校教育就可以完成。这种对人的生产和对教育的认识是极其粗浅的,与现代教育思想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相距甚远。 首先,就个体而言,人的生产可分为前生产过程和后生产过程两个方面。前生产过程是指婴儿降生前的孕育过程。它虽然是在母体内“秘密”展开的一种生理发育过程,好像是自然进行的,与教育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提高人的素质的前提是把好人的生产的前过程这一关,即首先做到“优生”。而“优生”必须从教育入手。它包括: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文化教育的同时进行早期性常识教育,对育龄青年进行性行为和性生活教育,对父母进行孕期护理教育,对胎儿适时进行胎教等。现在,全世界有数以亿计的残疾人,不少是由于先天发育不良或遗传性疾病引起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当然与其普遍贫困有关,但教育观念、教育设施和教育制度等方面的落后状况,不能不说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人的后生产过程是指婴儿降生后的后天发育和成长过程。它是建立在生理发育所需要的物质基础之上的一种漫长的教育活动过程。包括:哺婴教育,婴幼儿保健教育,学龄前儿童启蒙教育,青少年学校教育,劳动者社会职业教育以及适应职业变化和择业需要的就业教育,社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 从人的前生产过程和后生产过程看,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产人的活动过程。前生产过程围绕胎儿的发育进行;后生产过程围绕婴儿到成人的成长和成人的继续发展进行。人的前生产过程离开教育,就会生产出更多的残疾人;人的后生产过程离开教育就会生产出“愚人”、“痴人”和“野蛮人”等。这样的人不可能作为合格的社会劳动力进入生产过程。 其次,教育不是分别对单个人施教的个体活动行为,而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全过程的社会实践活动,或者说是一种“社会性综合生产线”——社会系统工程。从宏观上看,人口生产需要国家进行全面规划、调整和发挥各种社会团体、行业、部门的职能作用以及社会各种传媒系统的导向作用,保证教育这条“社会性综合生产线”能够启动、运作起来;从微观上看,不仅需要调动每一个学校、厂矿、企业和社会基层组织的积极性,还必须把家庭这个“社会细胞”引导到“社会性综合生产线”上,参与人的生产的运作过程。换句话说,只有把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名副其实的生产人的“社会性综合生产线”,才有可能全面提高人的生产的质量。 此外,人口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我国来说,没有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努力,文盲大国的落后面貌是难以改变的。教育作为生产人的“社会性综合生产线”,象一个巨大的历史“链条”,只有保持其牢固性才能延续不断地往前伸展;如果出现重大失误,不仅会形成人才断层,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社会动乱,全面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文革”动乱的历史教训是最好的例证。今天,世界上国与国之间,或地区与地区之间政治的、军事的和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这条“社会性综合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的竞争。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教育水平,实际上已成为其生产力水平的象征和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正因为如此,科教兴国已成为许多第三世纪国家普遍认可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