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情感性道德教育及其模式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6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以情感和人性作为道德人格最基本的因素,这是历代教育思想家所公认的。我们把这种重视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与价值,提倡在道德教育中关心人的情感发展并且以情感品质的道德化来表征人的德性的德育范式称为情感性道德教育。它既体现为一种道德教育思路、道德教育理念,又表现出道德教育的一种操作样式。

      纵观当今世界物质文明进程中出现的人的精神危机,许多有识之士已经明智地意识到并发出呼吁,科学的进步不能自行解决人的道德问题,知识的增长不能自行解决人的情感问题。就道德教育过程本身来说,认知的发展不能替代情感的发展,道德教育理论中的认知学派并不能解决今天道德教育的全部难题。因为人对某种价值的认同不仅是认知所及,而且是情感所致。没有情感作为人的行动的动力机制,缺乏情感在人的行为系统中的调控作用,忽略情感在建立道德信念过程中的本源性基础,个体的道德人格大厦将无从矗立。

      不少发达国家自70年代中期以来,在研究探索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已经把视野扩展到人的情感领域,他们提出了不少这方面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操作样式。从弗洛姆提出的“爱的能力”、马斯洛提出的“高峰情感体验与人的潜能自我实现”到8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人格智能包括体察他人及自己的情绪,再到最近丹尼什·高曼明确指出“情绪智能”的概念。显然,西方教育中理性主义的中心地位正在一点点地动摇。一个重视情感教育包括道德情感教育的时代已经到来!

      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是,西方人正积极地从中国文化中吸收重视情感价值的宝贵而丰富的思想。因此,我们决心做一件认为有意义的工作,即建立起情感性道德教育的理论框架并作实践模式的探索。首先,它需要认真地发掘中西方传统道德教育的思想宝库尤其是本民族的道德教育思想的精华。可以认为,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遵循的是一条以人性为本,情性相依,情理合一,情意互通的道路。从中既可以找到现代道德教育的新起点又可以归纳整理出对现代道德教育的情感性道德教育范式。如果我们能够批判其情感内涵及教育价值取向上的一些消极的不足之处,合理地扬弃并给予新的现代诠释,中国式的情感性道德教育范式完全可以立于人类道德教育理论的高峰。

      关于对中国传统教育中的情感性道德教育思想线索的把握,我们将别有专论。本文从归纳概括传统道德教育实践经验入手,以传统的道德情感教育思想为主要分析内容,初步阐明中国传统的情感性道德教育及其模式。这里所用的“模式”概念既具有教育理论的模式化思维特征,又体现出相对的操作性意义。

      一、“扩充善端” 扩充善端是强调人性中具有趋美向善的根源性情感,使之在一定的教育条件下得到扩展与张扬,由人的这种情感出发而达成一定的道德品质直至形成道德人格。所谓“端”是指人的道德品质中“善”的内在本源,“扩充”就是引发、扩展与张扬,这也说明了道德教育首先是为人的内在善的本源所决定的。孟子所言“善端”是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这也包含着人类种系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一种“德性遗传”,是人的“类”标志。

      这一模式的基本依据是孟子的“性善论”,他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人性中本有的情感特质。他提出的“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严格地说是一种社会情感和社会意识的潜在状态,或者说人具有发展为道德上的善的内在潜能。孔子也曾提出过“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但是如何开发和教育却没有明确的措施与阐述。孟子认为道德情感的培养和修炼的步骤就是扩充善端,他的“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提法已经超越了孔子“习性论”的观点。孟子甚至用儿童心理发展的眼光来论证扩充善端的重要性,他认为儿童有先天的“良知”、“良能”,“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法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儿童表现的这些情感皆源于先天的善性,因此,他认为“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显然孟子已经关注道德感教育要尊重人的自然适应性,要使人性中原本美好的东西得以滋长和扩展。

      孟子的基本思路是“四端”之心,人皆有之,但每端的初始情感状态又表示着品质发展的不同方向。“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人皆有成就道德的天赋,人们所能达以的道德境界的差别主要不是先天的差别,而在于后天能否“尽心、知性、知天”。即能否使情、性得到美善化的扩充——“求则得之,舍则先之”。而且人的不同类别的情感可以“扩充”为相应的德性,这是孟子扩充善端见解的独到之处。它至少说明三点。第一,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情感基础(情性转化为德性)。第二,不同的情感体验与所形成的不同的道德品质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说明人的情感的丰富性是道德品质差异的源动力。第三,无论是“大人”还是“小人”,如果他们能存养和扩充善端,使之充分发挥,都可以成为“圣人”。说明人生来都有发展的权利,都有达到最高道德境界的可能性。孟子举例说,舜所处的环境与深山野人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他之所以能成为圣人,就取决于他有如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的扩充善端的主观愿望。野人之所以成为野人,正是因为其没有向善的愿望,使其固有的善良本性不能得到扩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