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史:教育史研究的新视域

作 者:

作者简介:
肖菊梅(1977- ),女,湖南邵阳人,博士,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学理论和教学论史研究,(浙江 湖州 310003)。

原文出处: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情感史研究旨在通过对人类社会历史参与者自身经历的事件,洞悉其情感表达,并解读他们情感体验背后的历史意义。作为教育史研究的新视域,开展情感史研究能转换教育史学研究范式,推动教育史研究重心下移;践行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立足于人的主体性价值;强化教育史鉴今功能,给教育情感以历史观照;顺应国际史学发展趋势,拓宽教育史学研究思路与方法等。开展情感史研究,应以学校和家庭教育情感史为主题,综合运用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神经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树立大教育史观,注重记忆、回忆录、自传、书信等史料的搜集,采用教育叙事和口述历史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1 年 07 期

字号:

      DOI:10.13451/j.cnki.shanxi.univ(phil.soc.).2021.02.012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35(2021)02-0109-08

      一、情感史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类的情感已成为哲学家研究的重要命题。直至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情感是什么》中正式提出“情感”一词,“情感”逐渐成为一个特定概念[1]。1941年,美国历史学家吕西安·费夫尔(Lucien Febvre)在《历史中的情感》中提出要深入研究人类的基本情感及其表达形式[2]。荷兰历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Johann Huizinga)对中世纪晚期的人类情感及其情感表达进行探讨。早在费夫尔之前,德国历史社会学家诺贝特·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在《文明的进程》一书中探讨了人类的情感行为,尝试将社会的发展与个人的心理变化相结合进行研究。20世纪70-80年代,史学研究的焦点转移到下层人民身上,情感成为专家考察家庭和儿童关系发展的重要窗口,并试图寻求理论上的突破。该时期的情感研究并未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而受到普遍关注。直到20世纪90年代,让·德吕莫(Jean Delumeau)通过实验并依托大量论证材料证明,恐惧是一种确定的情感,其形成与特定的人和事情有关系[3]。2001年美国暴发“9·11”事件,推动了生命科学学科的兴起及发展,学者们逐渐意识到情感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促进了“情感”与“理性”的融合,推动了情感史研究的开展。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于2015年在中国济南召开,其中“情感的历史研究”作为大会主题之一,引起中国学者关注。自此,国际史学界出现了“情感转向”,促进了情感史研究的快速发展。借助情感史的视野,从事情感史研究的学者可了解历史中的情感如何影响了历史中的决策及行为,以及这些决策、行为及其影响下的社会嬗变导致了怎样的情感演化。情感史研究的发展促成了情感史研究理论的形成,如威廉·瑞迪(William M.Reddy)提出“情感表达”的社会语言学情感理论[4];美国历史学家芭芭拉·罗森宛恩(Barbara Rosenwein)在对情感史的术语进行辨析后,同时也对情感的控制与变化进行全面考察,提出了“情感团体”理论[4];美国文化历史人类学家莫妮可·希尔(Monique Scheer)提出了“情感实践”理论[5]。

      中国学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对“天人感应”“七情六欲”等情感进行哲学研究。近代以降,教育学者的教育教学生活成为情感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教育亲历者的青睐。因为这些经历与活动生动地再现了教育学者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以及开展有关实验活动的具体状况,包含了教育学者的情感。如俞子夷在《一个乡村小学教员的日记》中谈到,“其中仍有许多理论的评述,有时也间以谈话、通信,而全书仍似有一种故事的组织”[6]。俞子夷热爱乡村教育,他以日记形式成功塑造一个乡村女教师的形象,她带着一群可爱的乡村孩子开展单级教学(复式教学)和设计教学法改革实验。这种理想的乡村教育模式反映了俞子夷的教育情感,也体现了全国教师改造乡村学校教育的愿望。舒新城的《舒新城自述》[7]反映出清末民初教育转型前后,那些站在时代潮流前面的教育者们的家庭生活学习经历对教育的感知和情感的影响,是新旧教育嬗变,教育家们情感经历的宝贵史料,等等。

      近年来,在学术研究方面,教育情感史开始受到国内学者关注,但研究成果不多,主要集中于教师教学及其日常行为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等方面。如教师情感史研究方面,刘晓东的《明代的塾师与基层社会》[8],对明代私塾塾师的职业生活、职业观念、社会生活等问题进行研究,以“社会人”而非“教育者”的角度,探讨了塾师在明代社会的生存状况,以及多元化的社会角色情况下塾师情感行为的变化等。张学强的《明清教师研究》[9]主要对明清官学、书院、职业教育机构、塾师、文学作品中教师的管理、教学、日常生活与交往、聘请、辞退等进行分析,其中涉及教师的情感发展、情绪体验以及情感行为等研究。学生情感史研究方面,孙崇文的《学生生活图景:世俗内外的教育冲突》一文从家庭出身、宗教生活、学习生活、政治生活、校园生活等方面对当时的学生生活的图景及其情感进行了描述。刘训华的《困厄的美丽——大转局中的近代学生生活(1901-1949)》[10],以“视情而定”的教育叙事方式对1901-1949年期间的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学习、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进行研究,资料来源主要以学生的口述和回忆资料为主,展示了大转局时期学生生活的生动场景,为研究我国近代学生情感史研究提供了文本借鉴。通过国内外情感史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将教育参与者的情感放进史料中,通过对参与者的身体活动和情感体验进行深入分析,且以叙述和口述等表现手法,再现历史事件中参与者的情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