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区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一种理想模式。它既是社会参与教育、支持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好形式,也能为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经济提供有利条件。那么,如何发展社区教育呢?文章认为,应从拓宽社区教育内容、转变其松散结合形式,加强与社会联系等几方面入手。 佳木斯市城市教育综合改革正向深广方向发展,综合改革面临着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主要是应进一步解决教育与经济、服务与依靠的关系,把“两个必须”落到实处。教育要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然而,教育结构调整了不等于效益增强;教育条件改善了不等于“服务”做好了;对教育的认识提高了不等就做到了“依靠”。为了进一步解决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的问题,除解决认识和观念问题外,必须建立一个相应的机制,建立一个有利于“服务”与“依靠”紧密结合的模式。在研究国内外教育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感到“社区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一种理想模式。它既是社会参与教育、支持教育发展与发展的好形式,也能为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经济提供有利的条件。我们把实施“社区教育”确定为我市深化城市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启动点,发展、探索社区教育,推动城市教育综合改革。 “社区教育”在我国只是近此年才开始实验的教育模式,完整的经验不多。根据这种情况,我市在实施“社区教育”工作中,采取了先试点、后排开,分阶段试点,分步骤推开的滚动式工作方式。我们首先选择了中心城区一一前进区为实验区,并组成市级课题组帮助前进区规划“社区教育”方案,指导实施过程。在摸索了组建阶段的工作经验后,我们在前进区召开了现场会,向全市提出了推广的要求,使点上的经验及时得到了推广运用。目前全市四个城区、一个郊区都已建立了区、街(镇)二级社区教育委员会,并在实施社区教育过程中,积极探索社区教育的内涵,扩展双向服务的途径。 “社区教育”在我国虽然刚刚起步,在今后必将进一步发育与完善,到21世纪时,会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那时,“社区教育”在内容上将更加丰富,在组织上将充分发育,在联系上将更加紧密。21世纪的中国社会将把教育纳入社区发展规划之中,并通过社区教育把本社区的劳动后备力量培养成为促进社区经济繁荣昌盛的积极推动力量。当今发展与探索社区教育模式是城市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社区教育内容的拓宽 树立大教育观念,实现社区教育从单纯对青少年进行德育向全民教育的转变,使社区教育成为囊括社区各层次、各级别、全方位、贯彻终身的大教育。 我市实施社区教育的原有基础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这是针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而建立起来的,对青少年进行德育起过很好的作用。但仅限于此,并不是社区教育的全部内容。我们认为社区教育具有综合性,能使教育构成纵横交错的综合体,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社区成员应从学校教育的狭隘教育观念转变到全民教育、全面教育、全程教育、终身教育的大教育观念上来。为此,我市举办了二期骨干校长培训班,在教育工作者中普及社区教育知识,进行大教育观教育。对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提出既要具备在学校教书育人的能力,又要具备社会化教育的能力。前进区为提高全区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在全区提出“区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全民教育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这个区自筹300多万元,修建了一所区级幼儿园,填补了区幼儿教育的空白。针对部分初中毕业生待业的实际情况,他们创办了职前学校,对待业青年进行技术培训。为使离退休老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区政府还创办了老年大学。在前进区带动下,我市现已开办家长学校、市民学校400多所,有56000多市民参加学习。通过业余办班、广播、电视等教学形式对市民进行法制道德、科学普及、教育科学等方面的教育。一些企业的娱乐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等也都纳入社区教育的阵地,成为全社区人民和青少年学习活动的场所。社区教育的发展,带动了社会风气的进步。前进区实施社区教育,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有三分之一的小学被评为“双全”学校。全区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市民思想和道德素质得到提高,连续二年被评为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区。 社区教育内容的拓宽是大教育观在社区的体现,社区教育可以说是小社区中的大教育。只有树立大教育观才能使社区教育具有正确的方向和丰富的内容,大教育的形成有赖于社区教育的发育。社区教育在原有基础上拓宽、突破、发展、扩大和延伸,时间延长、空间扩展、内容丰富、效率提高,就形成全人生、全方位、全民的社区大教育系统。 二、社区教育组织的发育 树立整体观念,实现社区教育从松散结合向整体组织结构的转变,使社区教育随着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诸方面的发展,不断发育、成熟、逐渐形成社区内的大教育结构、模式。 我市发动社会参与教育工作,实施社区教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学校为中心,普遍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开办各类家长学校,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通过以学生为纽带,以学校为轴心,动员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教育工作。第二阶段是学校与驻区单位建立军校、企校共建关系。通过共建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这两个阶段中,仅仅是以学生为纽带,以学校为轴心,只强调教育的需要,而忽视了教育服务于社会的任务,因此,很难调动全社区参予教育的积极性。同时,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仅仅建立在学校与家长,单位与单位的关系上,必然缺乏一定的约束力,使社区教育工作步履艰难。总结前两个阶段的经验教训,我市实施社区教育工作中,注重改变社区教育松散的状态,树立整体观念,从整体出发加强了区政府对社区教育的统筹工作。实行了以政府为主导,以街道办事处为中心,开展区域型的社区教育。建立了区、街两级社区教育委员会,一级是建立以区长为主任,区委副书记、副区长、社会各界代表和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为副主任和成员的区社区教育委员会,统筹、协调全区的社区教育工作,并将区教育局改建为区教育委员会,做为社区教育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制定了社区教育实施方案,以区委、区政府文件下发贯彻执行,建立了社区教育评价标准,把开展社区教育列为考核各级干部的内容。二级是建立了以街道办事处主任为主任、驻街企事业单位、部队、派出所、学校领导为副主任和成员的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并按街道所辖区域,将驻区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委与学校划分为社区,作为实施社区教育的基本单位,形成了社区教育网络,建立了双向服务挂钩关系,明确双向服务。为加强街道办事处对社区教育的领导力量,给每个街道办事处配备两名从学校抽调的干部。一名是学校领导干部,任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兼街道社教委副主任,一名是教师,做具体工作。并从街道办事处抽调两名干部专抓社区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