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问题教学对教学论改革的意义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6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摘要】 本文从教学论史的角度论述了问题教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了问题教学的心理学依据和认识论基础,阐明了问题教学的理论体系及其对教学论发展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 问题教学 传统教学 教学论 问题性思维理论 马列主义认识论

      六十年代中期,在苏联教学理论界,问题教学的研究特别活跃。问题教学的产生,是苏联教学论发展的一个阶段。问题教学产生的背景一方面取决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教学论本身发展的结果。与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达维多夫的学习活动理论一样,问题教学也同属于发展性教学理论。

      教学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它的改变首先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取决于社会需求,以及社会条件、社会的精神财富、文化传统和文明程度。任何一种社会经济结构内部总有它独特的教学类型和模式,从远古时代通过观察、模仿继承长者经验,到现代以解决实际或理论问题的方式独立掌握新知识,都是因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决定的。

      一、从教学论史的发展看问题教学的意义

      原始社会发展缓慢,是同当时低下的生产力分不开的。当时的教育还融合在生产劳动和生活中,成年人言传身教,后辈人观察模仿。奴隶制社会时期,主要是自发实践式和口传经验式教学;封建社会主要是教条式(口授教条)教学;资本主义时期主要是口授兼直观式教学;前苏联时期主要是讲解兼演示式教学(20—50年代)。

      当现代科技革命席卷全球之后,前苏联传统的讲解演示教学便跟不上时代要求了,于是开始了对发展性教学理论的研究探索,问题教学即是其中一个流派。

      问题教学是应时代之需而产生的,其宗旨是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这符合科技革命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这正是它的进步意义所在。

      问题教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对话式辩论;近代美国杜威的“通过解决问题进行学习”的思想。杜威的思想获得广泛传播,是因为它反对传统的教条式教学,提倡学生从事独立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他建议取消其它一切形式和类型的教学,而代之以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独立学习,并且重心是从事学习性的实践活动。这种作法对实用的一面强调过分,忽视理论知识。杜威实用主义地理解思维,把行为的生物学规律机械地搬用于教学论,由此又把科学研究中使用的方法机械地照搬于教育学。而后杜威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教学构想遭到美国教育界的批评并退出了历史舞台,因而无法用来创立问题教学理论。杜威的构想没有哲学上、心理学上、教育学上的可靠论证,只是一种狭窄的解决问题的理论,而不是完整的问题教学过程理论。

      当代科技革命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智力培养目标:培养每个学生的独立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独立认识能力的标志是:(1)能从各种不同的独立渠道获取新知识,能以独立钻研和“发现”的方式获取新的技能技巧;(2)善于把这些已获得的知识、技能、技巧用于自学;(3)善于把它们用在实际当中,解决各种问题。而创造能力的标志,是乐于从事独立思维活动,并且具有从事这种活动的能力。这些品质的培养途径,就是让学生参加独立认识活动、积极的智力活动和创造性活动。具体地说,就是通过问题性问话、问题性任务和研究性作业使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中,从而激起学生紧张的智力活动,去独立地、探索性地获取知识。这就是科技革命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智力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

      传统教学已难以适应这种目标和途径。本世纪60年代以前在苏联形成的讲解演示性教学,只强调学习系统知识,而不从当代所需水平出发去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力,它的明显弱点是:(1)其教学内容和方法都使学生的认识达不到必需的科学水平。(2)它只授予学生系统性知识并发展学生记忆力,而不能形成内部动机体系以充当发展其思维的心理基础。(3)它的教学法体系中教条式熟记的比重过大,无法保证掌握智力活动的方式和应用已有知识的技能。(4)它限制学生的独立认识活动,不能为发展其天资和培养其创造力提供条件。

      传统的教学论没有把教人思考作为重要目标予以重视,关注的中心是积累知识和发展记忆力,而学生理解思维能力的发展靠自发、顺便解决,得不到保证。思维发展问题的心理学成果并未在教学论中充分运用,也未用相应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充实教师。

      时代鞭策着教育工作者去更新教育观念和实践。本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苏联的利彼茨克州、罗斯托夫州、新西伯利亚州和鞑靼自治共和国等地,涌现出许多先进教育经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1)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2)改变上课的传统结构;(3)提高学生课堂独立工作的比重与作用;(4)结合教材讲述,提出认识性任务;(5)加强教学的个别化;(6)贯彻教学预见原则;(7)变革上课的进程,更新课的结构。其突出特点是:让学生独立钻研、探索及由他们“发现”新规律的成分增强了。

      专门研究问题教学这个课题的学者有И.Я·列尔耐尔,М.И.马赫穆托夫,A.M.马丘什金等。马丘什金在其专著《思维和教学中的问题情境》(1972年)中写道:“问题教学之所以在我国获得如此推广,是因为它试图解决一项重大的社会任务——形成创造型的个性。”他还认为,问题教学的推广也是苏联心理学研究成果渗入教育学的证明,问题教学依据了心理学关于思维规律的研究成果,即:思维过程首先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