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研究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系统地了解政治现象的状况及其发展过程,通过对现状准确、全面的描述,反映总体的特征和分布,回答政治现象“是什么”的问题;第二是要说明政治现象发生的原因,揭示政治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因果关系,解答政治现象“为什么”的问题;第三是在说明政治现象的现状及其因果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推测政治现象的发展趋势或状况。在这三个层次中,揭示政治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因果关系是政治学研究中最为关键的。通过对政治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了解,我们就可以回答政治现象“为什么”的问题,并进而在此基础上运用这些规律来指导实践,为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解决方案。 如何研究政治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传统西方政治学研究主要关注于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性分析。这一分析强调两个政治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必须满足这样三个条件:1.两个变量之间应存在相关性;2.确定两个变量的时间顺序,也就是自变量发生在因变量之前;3.通过控制其他干扰变量的影响,来确认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真实相关。围绕这一分析,政治学家们设计了不同的研究手段来探究两个政治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比如定量的多元回归分析、定性的比较历史分析、甚至社会实验方法。①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来愈多的西方政治学者意识到政治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远非这么简单。于是多个变量之间的因果性分析就被人们提了出来,其中多重因果路径分析吸引了诸多西方政治学者的眼光。在西方,政治学研究方法已由传统政治学的侧重于形式结构分析转变为现代政治学的以政治行为分析为主,呈现出以下趋势:1.经验实证的方法与规范逻辑的方法此消彼长,势均力敌;2.研究主旨由国家转向社会,由有形转向无形,由静态转向动态;3.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和系统融合的态势。②在这篇文章里,笔者将首先对多重因果路径分析这一西方研究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并通过一些案例来探讨它在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以及形式理论中的具体应用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对多重因果路径分析这一西方研究手段进行综合的评价,客观地看待这一方法在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以及形式理论中的优点和局限性,希望能够对我国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有所借鉴。 一、多重因果路径分析的具体含义 多重因果路径分析是一种研究多个变量之间多层因果关系及其相关强度的方法。该研究方法最早由美国遗传学家S.赖特于1921年首创,后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受到西方社会科学家的普遍重视,并开始在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进而在西方政治学的研究中日益得到关注。多重因果路径分析是传统二元因果分析的一个延伸,它强调因果链条的重要性,即在传统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着若干个中介变量,这使得多重因果路径分析对于现实因果关系的描述更丰富有力。多重因果路径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检验一个假想的因果模型的准确和可靠程度,测量变量间因果关系的强弱。当我们运用多重因果路径分析对模型进行分析时,主要回答以下问题:第一,模型中的变量A和变量B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第二,如果存在相关关系,那么就进一步研究两个变量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第三,如果变量A影响变量B,那么我们就需要追问是变量A直接影响变量B,还是通过中介变量间接影响或两种情况都有;第四,我们需要判断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谁大谁小,一般情况下在多重因果路径分析中,变量A对变量B的间接影响要远远大于直接影响,直接影响往往是不明显的或不显著的。 我们通过下图为例,具体介绍一下多重因果路径分析的含义。
图1 多重因果路径分析的图形表示
图2 多个中介变量的多重因果路径分析 如图1所表示的,政治现象A对政治现象B的间接影响需要通过一个中介变量C才能够实现。传统二元因果分析往往只注重观察政治现象A对政治现象B的直接影响,可是在很多时候,这种直接影响往往是不明显的或者是不显著的。尽管在某些情况下,政治现象A对政治现象B的直接影响也是显著的,但是这一影响不如中介变量C对政治现象B的直接影响来得强烈。只有通过多重因果路径分析,我们才能观察到政治现象A对政治现象B的间接影响,也就是说政治现象A会对中介变量C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然后中介变量C会对政治现象B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当然,图1只是一个简化的模型,现实世界里的因果链条有可能比这复杂得多,比如说在因果链条里会有多个中介变量的存在(图2)。 在图2中,政治现象A对政治现象B的间接影响需要通过三个中介变量(C_1、C_2、C_3)才能够实现。政治现象A首先对中介变量C_1发生影响,接着,中介变量C_1会对中介变量C_2发生影响,然后,中介变量C_2会对中介变量C_3发生影响,最后,中介变量C_3会对政治现象B产生影响。当然,我们必须意识到,中介变量越多,因果链条越长,多重因果路径分析证明起来就会越困难。 当然这里需要值得强调的是,第一,因果链条的长短往往是由社会政治现象本身所决定的,换而言之,正是由于社会政治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因果链条的复杂性。作为从事政治学研究的学者,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去从这些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中借助理论工具提炼出其内在的因果链条从而帮助人们达到认识社会政治现象、控制社会政治现象的目的,这一客观的要求使得我们提炼出来的因果链条往往不可能过于简约。但是,在另外一方面,一个比较长的因果链条在接受理论检验时往往比较困难,这是因为理论检验要求我们尽可能对一个因果链条中的多个环节进行测试。只对因果链条中的某部分环节进行测试是很糟糕的做法,因为这就使得该因果链条只是部分地被检验,只有对该因果链条的各个环节进行测试,此因果链条才算得到全面检验。比如,以上面的图2为例,如果是全面的检验,就应当评估该因果链条的主要环节(A→B)、解释性环节(A→C_1、C_1→C_2、C_2→C_3和C_3→B)以及它们的衍生组合(A→C2、A→C_3、C_1→C_3、C_1→B和C_2→B)。因此,一个完备的理论检验就应该对这些环节全部进行考察,当然这样的测试在操作起来就相对困难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