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类社会正面临的第五次产业革命将对世界带来深刻的历史性变革。近百年来我国语文教育有过四次比较大的变革。随着当前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很可能出现第五次变革。我国语文教育内部本身正在酝酿重要变革,适逢由信息革命所引起的人类社会第五次产业革命的撞击,内在动因与外部机遇的巧妙融会,导致中国语文教育的历史性突破也就势在必然。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的全方位突破,主要体现在语文教育观念、语文教材建设、语文教学手段和语文教育方式等领域的四大突破。 关键词 21世纪 中国语文教育 全方位突破 人类社会即将跨进崭新的21世纪。我们已经看得见新世纪的曙光。站在新旧世纪的交轨处,冷静反思,极目前瞻,我们可以大胆地预言: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将出现全方位突破! 语文教育的突破势在必然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大凡新兴学科的崛起,旧有学科的突破,无不借助于波诡云谲的历史巨变,无不得益于风云际会的时代大潮,中国的百家争鸣时期是如此,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也是如此。这便是一种历史的机遇。而这种历史的机遇每每周期性地出现,不断地推动着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向前发展。据专家们预言,人类社会正面临第五次产业革命。[1]第一次产业革命大约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即农牧业的出现。第二次产业革命是开始出现商品经济,即人们不再单纯为个人的生存、个人享用而生产,而是开始为交换而生产。这在中国,出现于奴隶社会后期,即公元前约一千年。第三次产业革命是18世纪末,由于蒸汽机的出现,产生了大工业生产。第四次产业革命出现在19世纪末,即生产不再是以一个一个的工厂为单位,而是出现了跨全行业的垄断公司。第五次产业革命即目前正在发生的由信息革命所推动的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巨变,全世界将逐渐构成一个整体来组织生产,出现世界一体化的生产体系。第五次产业革命将对世界带来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它不但将推动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巨变,而且还将改造我们的文化教育,改造人,推动社会的精神文明向更高的境界发展。处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历史巨变之中,中国的语文教育不可能不发生重大的突破。 当然,语文教育的变革必须依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中国语文教育的突破也要遵循它内在的规律。 中国的语文教育实际上分为两个历史范畴。古代语文教育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语文教育,是集经史子集于一体、熔文史哲经于一炉的大语文教育。近现代新学制建立后的语文教育,才是具有现代意义的语文学科教育。古代语文教育已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世纪之交宣告终结,代之而起的便是1904年独立设科的语文学科教育。这种新学制下的语文学科教育已经走过的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表明,语文学科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直接关系到提高民族素质的问题,它要努力为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对语文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推动着语文教育的发展。语文教育学专家认为,近百年来我国语文教育有过四次比较大的变革,都和当时的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第一次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语文单独设科;第二次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国文改为国语,白话文逐渐进入教材;第三次是本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国文、国语统称语文,实现言文一致;第四次在1978年后,语文教改出现高潮。随着当前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很可能出现第五次变革。[2]我国语文教育内部本身正在酝酿重要变革,适逢由信息革命所引起的人类社会第五次产业革命的撞击,内在动因与外部机遇的巧妙融会,导致中国语文教育的历史性突破,这也就顺理成章、势在必然了。 语文教育观念的重大突破 语文教育的突破首先是观念的突破。观念是一种思想意识,即人对某一对象的认识或看法。在我国,语文教育观念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一种模糊不清、变幻难定的混沌状态。诸如语文的内涵与外延、语文学科的功能与性质、语文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之类事关语文教育全局的观念问题,曾经引起人们长期争论,而至今并未真正明确。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人们对这类根本性问题认识的逐步趋同,是21世纪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古代,古人也学古文,但那时的古文并非现代学科意义上的语文,那时的古人也并无理性的学科观念。时至20世纪,语文独立设科,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逐步自觉、由不明确到逐步明确、由不一致到逐步一致的历史过程。在未来的岁月里,人们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语文和语文教育的认识将会产生明显的历史性进步。 明确语文自身内涵的丰富性。什么是语文?人们或者认为语文是语言和文字,或者认为是语言和文学,或者认为是语言和文章,或者认为语文即为言语,叶圣陶先生则提出“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3]。诸多认识大多不无道理,站在不同的视角可以对同一事物作出各种不同的判断,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语文自身内涵的丰富性及其内外联系的复杂性,决定了语文本质的多质性和复合性。随着社会历史的深入发展,人类认识的日趋深化,人们对语文本质内涵的认识将变得越来越全面和深刻。 把握语文学科性质的多元性。作为一门学科,语文教育具有怎样的性质?明确这个问题,既是认识语文自身内涵的必然延伸,又是确立语文教育目标的必要前提。这个问题曾经是人们长期争论的焦点,它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支配着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行动,有形或无形地制约着语文教育质量的成败得失。人们对它有过多种定位: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综合性、社会性、基础性、情意性、实践性、知识性、人文性等等,说明语文学科性质多元性的客观存在;人们对它也有过多次论争。最近,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的文章《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见诸期刊[4],正是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走向深入的一个客观表征。学科性质之争反映的是语文教育的大是大非问题,论争总会持续下去。但是,道理越讲越清,真理愈辩愈明。长期论争的走向是旧有分歧逐渐趋同,新生矛盾再度展开,呈现一种“分歧——趋向——再分歧——再趋同”的螺旋式上升的态势。经过长期反复和深入的论争,学科性质观终归趋同。人们将逐渐把握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属性的多元性和性质的辩证性这三大特点[5],克服厚此薄彼、顾此失彼、左右摇摆、徘徊不前的现象,建立起全新的语文教育性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