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要走出“唯科学”的迷途

——对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的批判[*]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6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自上个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科学教育学”的概念以来,“科学化”就一直是教育学孜孜以求的目标。不过,时至今日,国内外学术界公认,教育学的科学化水平并不高;它不仅不能与物理、化学等成熟的自然科学相比,而且也不能与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相比。这种认识又导致人们更加努力地追求“科学化”。然而,遗憾的是,在这种对“科学化”一厢情愿的迷恋和崇拜当中,很少有人去思考:教育学应不应该“科学化”?它能不能“科学化”?人们似乎具有这样一种缄默的信念:教育学必须“科学化”;只有“科学化”,才是教育学发展的唯一方向和出路!

      本文认为,造成今日教育学研究“表面繁荣、实质空虚”的原因,排除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意识形态等外在因素之外,最重要者就是教育学长期以来陷入了“唯科学”的迷途之中。盲目地、一味地追求“科学化”,使教育学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现在,是应该对这种错误倾向予以批判的时候了。

      一

      “唯科学”的教育思潮,或者说科学主义教育思潮,是人们习以为常、日用而不自知的“教育哲学”。因而,首要的任务便是把它提示出来,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警觉。

      所谓科学主义教育思潮,指的是以科学主义为方法论基础和价值标准来看待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的思想倾向。这种倾向表现在教育理论以及教育实际活动的许多方面。

      第一,在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上,用“科学”来诠释教育学。认为教育学能否称之为学,关键在于它是否取得了“科学”的资格。典型表述就是:“教育学是一门……科学。”从四五十年代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到八九十年代我国出现的100多个版本的教育学,都这样千篇一律地定义教育学,表现出“惊人”的一致。

      第二,在教育研究上,以成熟的自然科学为效法的榜样,以精确、定量、客观为目标。认定“教育研究的价值就在于对教育事实和规律进行准确无误的客观描述”[1]。评价教育研究成果,主要看是否运用了数学统计、实验研究等所谓科学方法。一篇教育理论文章,如果没有统计数据和调查材料,似乎就不能算是一篇学术论文。以数学化为理想,希望能有一个公式来一劳永逸地构建教育活动的模型,通过模型的运转,整个教育活动的过程及结果便会一目了然。片面追求教育学的形式化,对概念体系表现出偏执和狂热,而对其实质内容和基本价值取向则缺乏热情。强调逻辑起点的必然性、客观性,而忽视其约定性、丰富性(国内许多探讨教育学逻辑起点的文章都有这种倾向)。要求研究者“客观”、“公正”地研究教育问题,把主观、情感排除在研究过程之外。总之,把教育研究理所当然地界定为教育科学研究,忽视、轻视乃至排斥教育哲学研究,以量的计算取代质的分析。

      第三,认为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可以简约化,把科学作为教育活动的唯一和最后的决定因素。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把科技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直接等同,对社会发展的内涵作单一的理解。因而,把学校当作“人力加工厂”,用物质生产过程的规律来说明学校生产过程。重视物的因素,而轻视人的力量。在教育内容上,扬自然科学而贬人文学科,追求课程内容的科学化与现代化;在教学过程上,把它看作主要是一种认知活动过程,包括知识授受、科学研究和问题发现,认定这一过程有客观和稳定的程序、方法及规则。心理化成为其追求的目标。

      第四,将班级管理建立在学生成绩分等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名次决定远近亲疏,以成绩的提高或下降作为奖励和惩罚学生的主要依据。视学生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师生关系是我——它(I——It)关系,关注课堂教学的速度和质量远甚于学生的人格状况。马斯洛指出,现代学校教育奉行经济原则,优先追求教育效率,“即灌输最大数量的事实给最大可能数量的学生”[2]。为了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往往不惜采取一切手段。

      以上所述,虽不能穷尽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的各个细节,但大致勾划了其基本轮廓。那么,这种思潮的错误究竟何在呢?

      二

      要分析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的错误,我们首先从其方法论基础——科学主义入手,然后剖析其具体观念。这样层层深入,剥去其科学的伪装。

      (一)科学主义(Scientism),严格地说是唯科学主义,是指对科学的崇拜和迷信。科学代替了神,也代替了人,成为万物的尺度。17世纪的科学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方法。随之而来的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把科学的威力推广到政治、经济领域。科学逐渐超出自身的范围,成为具有普适性的文化因素。科学的成功,一方面为它赢得了普遍的信任和尊重;另一方面,也不断提高人们对科学的期望——希望科学无所不能。孔德的实证主义则把这种期望提升为理论,使得科学主义取得哲学的形态。“到十九世纪后半叶,科学主义已成为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思潮”[3]。它作为一种影响广泛的哲学理论,基本观点是:

      1.主张物质一元论,否定一切精神现象之存在(或相对独立之存在)。在对世界的看法上,唯科学主义相信物质是宇宙现实的唯一和最终的组成;思想和意识只是其副产品,所以在物质以外再无任何别的现实。在运动观上,认为世界的一切,包括生命、思想、情感等,最终都可用机械的模式加以说明。以机械的因果论、线性发展观来解释包括社会在内的一切事物的变化过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