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是作者对近10年来见诸于报刊的有关“教育与市场经济”问题讨论的各种观点所做的汇集、整理和评论。本刊发表此文,意在引起关心此问题的作者、读者的注意,并供今后继续开展讨论参考。 关于“市场经济与教育”的研究是当前教育理论界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这一研究与我国自70年代末以来的学术背景与社会政治环境有关。我国理论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以及我国教育理论界展开的关于教育本质与属性的大讨论成为后来讨论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与教育的思想准备和前提条件。此外,这场讨论还与人们对市场经济本身的认识有关。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此后,中国共产党对市场经济本身的认识不断发展、完善。1982年9月,十二大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方针。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10月,十三大进一步确认了这一提法,并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这以后,我国教育理论界掀起关于“商品经济与教育”研究的第一个高峰(1987—1989年)。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把计划与市场都看作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从而摆脱了有关姓“资”姓“社”论争的羁绊。在此基础上,十四大确立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这一点。由此,我国教育理论界展开了关于“市场经济与教育”研究的第二个高潮(1992年以来),至今余绪未绝。据不完全统计,1988、1989年,发表的有关论文分别超过百篇,1993、1994年则分别达300篇左右。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教育影响十分广泛而深刻,有关研究内容亦十分丰富,几乎涉及教育的各个层次和领域。本文着重从教育基本理论的视角出发,考察近年来关于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研究状况,特别在这场讨论中产生的关于“教育商品化”、“教育市场化”、“教育产业化”等观点及其悖论,反映其纷呈的理论观点和论证方式。 一、关于教育对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适应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建立,必然要求教育与之相适应。在讨论过程中,一些论者从一般意义上论证了教育对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适应问题,包括如下论题。 (一)教育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必然性 大致有以下两种观点:1.“教育内、外部的客观要求”说,认为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客观要求,教育只有在它认识到自身存在对社会的意义,不断自我完善和更新并能主动适应时,才能得以发展,因而建立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教育机制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从教育外部对教育的客观要求来看,社会需要教育,社会的变化,要求教育要与之相适应;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需要”说,教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内容和新方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适应”的结合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必然抉择。 (二)教育适应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性质与特点 有两种观点。其一,有人认为,教育的适应性既具有绝对性,也具有相对性。就教育的适应要随客观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而论,它具有绝对性,就教育的适应性在时间方面具有相对稳定性而言,它又是相对的。教育适应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统一在一起的。与此相应的观点认为,教育与商品经济之间,适应是相对的,不适应是绝对的,教育与商品经济的适应应是动态的适应。其二,有人认为,教育对商品经济的适应,具有滞后性的特征,而探明教育发展对商品经济的滞后适应,可以使我们的教育发展观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克服盲目性和急于求成。 从总体上看,这些观点并没有形成鲜明的对比与论争,这或许表明,在教育适应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性质与特点问题上,人们已基本达到较为一致的认识。另一方面,这些观点又各有侧重。“滞后适应说”从商品经济与教育各自的不同特点出发,说明两者在“适应”过程中的差距;“绝对适应与相对适应统一说”和“动态适应说”则说明了教育适应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动态变化过程。实际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适应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市场经济本身又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动态过程之中,在这个意义上讲,教育适应商品、市场经济也必然是动态适应。 (三)教育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四种观点。 1.“主动适应”说。就适应的内容而言,是指适应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就适应的方式看,适应意味着制约,适应意味着促进。由此,主动地适应,是一种选择性的适应,即教育工作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主动地加以选择。此外,有论者对“主动适应”予以限定,包括有方向地适应,有条件地适应,有选择地适应,既要利用其积极影响来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又要善于鉴别和利用自身优势,自觉抵制市场经济的负效应,有“度”地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