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素质教育的观念正逐步形成并日趋成熟,素质教育的实施也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第一主题。但是,在实践领域内对素质教育的探索却收效甚微。究其缘由,除社会物质条件与传统文化及观念等多方面影响之外,和我们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关系的认识失之偏颇,因而导致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过于绝对、过于抽象有重大关系。因此,辩证地认识两种教育模式之关系,为素质教育寻找生长的基点,将有助于其全面而深入地实施。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与差别 长期以来,为与生产力的状况和社会政治经济要求相适应,我们的教育强调的是选拔功能。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及教师的精力大部分集中于确定教育计划的每个重要阶段应升学或应淘汰的学生。在这种功能观主导下的中小学教育始终把考试与升学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构成了我们所要批判的“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的本质在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把通过选拔性的考试作为教育教学最终目的。为适应升学考试之需,任意拔高教学要求,不顾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使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性本质特征难以得到体现。 应试教育的另一特征反映在其教育对象和质量效益的片面性和狭隘性上,对待学生的态度往往是静止和僵化地,勿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差异,用考试升学这唯一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力求锻造“驯服听话,考试高分”的“标准件”。而不顾学生是否具备了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所需求的基本素质,往往造成个体的畸形发展。在质量效益衡量评价问题上,实际中有升学率标准,结果是牺牲了大部分学生的利益换取了少数学生的某些方面的发展,导致教育与人才的浪费以及教育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之间良性循环难以形成的局面。 “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1]作为其基本内涵,以促进个体素质全面和谐发展,进而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在确定个体素质的内涵时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并与社会发展具体要求结合起来考虑,很显然,素质教育更突出教育的发展功能。它认为中小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创造条件发展那些能使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有效生存和发展的特征(素质)。中小学校要抓住中小学阶段教育的基础性特性,把中小学教育办成“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2]根据这一见解,中小学及教师的主要精力不应该放在为“才”而选“才”上,而应放在为造就人才准备社会所必需的人才素质上,在确定每一教育教学目标时,应充分重视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同时,素质教育本身就是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提出的,它强调教育应充分主体性,注重个体的心理需求,承认个体的个别差异,把造就充满活力具有鲜明个性的一代新人作为教育的真谛;它追求个体发展的全面性,但反对“平均发展”,其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了它强调教育质量效益的整体性。 总之,“素质教育”自诞生,就以其鲜明的特征站在了“应试教育”的对立面,两种教育模式在观念和实践上的对立和差别构成了矛盾斗争性的一面。正确认识这一点,将对实施素质教育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我们在观念和立场上克服对素质教育认识上的模糊和实践上的徘徊。但是,如只看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的一面,而忽视它们统一的一面,就会导致对素质教育理解抽象化而显得可望不可求,从而使素质教育难以全面而深入的实施。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统一 1.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它们根源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具体要求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3]因此,作为传递文化的教育无论从目的、内容,还是从方法、手段上都集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客观要求。我们在认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关系时,就应与它们所在的社会历史条件联系起来考虑。 应试教育的源流要追溯到科举制度,封建科举主导下的教育是极鲜明的应试教育,学校的教育内容及评价手段始终与科举考试密切配合,重浮躁文辞,而少实学,对学校乃至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流弊。但是,自隋唐至清末,科举维持了一千三百年之久,这绝不是偶然的。其根源就在于它适合于当时的生产力状况,适合于封建统治者的要求。另一方面,正是科举流露出的与社会发展极不相适的众多弊端,激起了进步学者们怀疑与抨击,招致其自身的毁灭。科举的废除表明了教育的一大进步,而这一进步正是社会进步产物。 科举制度下读书为做官的遗风一直影响到解放前,那一段时期的教育虽有发展但实质上都是应试教育。只是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而已,它始终未能脱离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具体要求。 新中国在“文革”以后恢复高考,完全是当时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高考制度的恢复对解决人才匮乏和教育混乱状况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问题,导致了应试教育这一虽然没有写成理论但实际却很起作用的教育体系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育自身发展,且越来越难适应社会进步。 正因为如此,我们从八十年代就开始了对教育的反思,逐步整合形成了“素质教育”这一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新领域。立足于现实社会需要,着眼于二十一世纪经济与科技发展趋势,“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中小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4]并以此作为素质教育的本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