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准确地把握我国教育改革的脉搏,探讨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走向,研讨教育实验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和实施方略,将我国的教育实验研究继续引向深入,受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会的委托,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系在杭州大学教育系的协助下,于1995年5月14日至20日在千岛湖举办了“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会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会议期间,根据研究会“有条件的省市应逐步成立教育实验分会”的决定精神,由杭大和浙师大两个教育系牵头,在征求到会浙江籍代表意见的基础上,成立了浙江省教育实验研究会筹备组。会上,与会代表立足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围绕“教育实验的功能”、“教育实验研究的科学化”、“教育实验的成果的转化”等问题展开了富有成效的研讨。 一、关于教育实验的功能 与会代表认为,教育实验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及更高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本身所具有的两方面功能早已被人们认识。但是,许多代表认为,考察我国80年代以来的教育实验成效,将教育实验功能的认识仅仅局限在实验研究本身所体现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上是不够的,也不客观。我们应该重视“教育实验以外”诸功能的探讨和利用。如近年来形成的教育实验热潮,促进了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广大教育第一线同志的结合,在教育实验研究的园地里,两支大军协同作战,优势互补,既满足了实践工作者呼唤教育理论指导的需要,又体现了理论工作者扎根于教育改革的现实土壤发展教育理论的需求,其显示的现实与长远的效益不可低估;教育实验又是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正确的教育观念的有效载体,教育实验研究与成果推广的过程,是普及先进教育思想的一个有效途径;教育实验也是办好学校的的动力之一,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实:一所老学校冠以“实验学校”的名称,能使它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所新建的学校,命名为“实验学校”,没几年就成为本地同类学校中的名校。人们不禁要问:“实验”为什么能产生如此神奇的力量?究其原因,也不难理解。在我们当今这个改革开放的年代,“实验”两字在人们心目中成了改革、创新、进取的代名词,实验学校的名称本身在社会上就能产生一种良好的声誉,而社会对于实验学校的特定理解,对于实验学校的领导与教师又是一种压力,压力能转化为动力,促使学校将教育实验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工作方式,推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教育实验还是许多学校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增强竞争能力的方法之一。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形态下,一所学校在本区域的声誉和影响力,直接关系到它的生存与发展。因而,将学校办出质量,办出特色几乎成了所有学校的追求的目标。同时,教育实验还是师资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师资质量是办学最重要而又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师资培养的途径很多,近年来各地教育实验研究的实践给人们显示了这样一个事实:通过实验研究,提高师资质量具有特有的魅力。 与会代表在分析教育实验以上诸多的“外在”功能时一致认为:“附着”在教育实验之上的这些功能,对形成我国80年代以来教育实验的热潮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对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所起的作用应予以肯定。在我国教育实验研究持续、深入发展的今天,分析、研究这些“教育实验以外”的、对教育改革具有促进作用的功能,有助于我们正确地引导教育实验研究活动,充分挖掘它所蕴含的积极因素,防止其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使教育实验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发挥更好的整体功能。 二、关于教育实验的科学化 与会代表认为,十多年来,在“教育科学的生命在于教育实验”的旗帜下,我国已形成了一支人数众多的教育实验研究队伍,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教育改革运动,推动了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蓬勃发展。如何将教育实验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提高教育实验研究的层次和水平,教育实验的科学化问题自然倍受人们的关注。许多代表认为,当前探讨我国教育实验的科学化问题,必须从以下三个基点出发。 一是从教育实验研究的本质出发。教育实验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它的出现并运用于教育实践标志着教育科学研究从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化,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教育实验的本质特征在于它验证假设和控制变量的辩证统一。它不同于经验水平的总结研究,而是力求在控制的条件下,主动地操纵自变量的变化,观察自变量的变化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从而发现或说明教育变量之间的某种因果关系或规律性,对探索和验证现代教育理论发挥重要的作用。因而,在教育实验科学化的进程中,应充分重视提高实验的设计水平与实施的控制水平,并进一步完善教育实验效果的评价标准和方法。鉴于以上工作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有一定水平的理论功底和操作技术,所以在今后的教育实验研究中,应进一步重视专业理论工作者和研究工作者的参与,同时,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中小学教育实验研究者的培训,以提高我国教育实验研究队伍的整体水平。 二是从教育实验研究的属性出发。社会科学可划分为实证主义的定量研究和解释主义的定性研究两种基本的研究范式。两种范式有着各自的传统、规范和科学化的准则。教育实验作为一种实验,要求主动地控制条件或变量,因此,人们往往将它归入实证研究的范式中。但是,教育实验又是一种特殊的实验,它必须在教育的情境中进行,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决定了实验中的控制是一种准控制。另外,教育实验的研究是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体,并且,在目标追求上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层次,所以,教育实验应是一种属于社会科学研究范畴中两种研究范式的综合体,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教育实验不能仅仅局限于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而是应该包含、吸收解释主义研究范式的许多合理成份。因而,许多代表提出,在教育实验的科学化进程中,不能照搬自然科学或实证主义实验法的规范和评价标准,而应重视两种范式的互补性,承认在教育实验中适度运用解释主义定性化研究的合理性,并建立起一整套独立的、符合社会科学属性的教育实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