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春,苏俄历史进入了一个高潮与转折的时期:年轻的共和国政府实施列宁精心制定的新经济政策。国家经历了国内战争和敌对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后,处于这样的复杂形势,新经济政策不仅有振作的作用,而且事实上,它还是关于经济战略(马克思思想史上的首创)的详尽的方案。这项经济战略包括苏维埃国家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整个时期。列宁的计划开风气之先,而且毫无顾忌:利用资本主义并对它进行限制,用最快的速度摆脱战后饥荒与贫困,竭尽全力发展整个国家的生产力,从而奠定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 危机 战后的最初几年对苏俄是最艰苦的年份了。就是在1920年的下半年,这个国家还要竭尽全力去对付国内外的反革命势力。随即这个国家能够自由地呼吸了,也能悉心处理当务之急了。 那时最主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在经济上重建这个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外国的干涉及国内战争(1914—1920),使俄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四分之一的国家财富被毁,国民收入从原来的水平下降了三分之一。许多人在战争中死掉,由于长期缺粮,大批城市人口流入农村。无产阶级的大部分从这个阶级中游离出去了。就是那些耗尽了精力好容易从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无产者,也明显地有不满情绪,但他们仍然是苏维埃政权的中坚。在“战时共产主义”期间(1918年下半年至1921年初),工人不仅因吃不饱,而且也因为劳动规定得太死,感到精神沮丧。 在农村,不满情绪日益加剧。农民对于在战争非常时期所施行的余粮收集制不满意,这种制度就意味着无偿地征收农民的多余粮食。农民用开垦小块土地或叛乱来对抗“战时共产主义”,而叛乱经常大多数是由富农挑起的。 寻找出路 “战时共产主义”不可避免地削弱了苏维埃国家的社会基础。多亏了人民的忠诚,特别是工人阶级的忠诚。在当时的情况下,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威胁,他们中的大多数自觉地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样,国家才能从国内战争和外国干涉中走了过来。但是,这种政治热情还会再是唯一的建设社会的推动力吗?是不是还有可能用旧的“暴风雨般的高压”方法呢?从何处着手重建苏俄严重受损的大厦,在当时确实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根据列宁的论述,刻不容缓的任务是建立城乡之间、无产阶级与农民之间的正常的、互相可以接受的关系。这有助于把小生产者纳入整个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只要这项任务一完成,就可以解决另一项需要更多时间的任务——国家的工业化。 总地说来,这是一项建设新社会的明确的战略计划。 一种想法的具体化 1920年末,在列宁的讲话与著作中,关于过渡到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的想法已经越来越明确了。鉴于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面临的政治与军事任务远比经济问题重要,过了那时,列宁说过,斗争的焦点已转到经济政策上来了。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这就是任务的另一半,而且是困难与重要的那一部分。 1920年11月,列宁对莫斯科省的共产党员发表演讲,要求他们注意创造性地形成新的经济关系的任务。这就意味着放弃按共产主义路线进行生产与分配的客观上不成熟的过渡,而是促进经济收益的发展,鼓励生产者按劳动成果取得收益。随即,列宁承认在农村执行的余粮收集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证实了这是1921年春所出现的深刻的经济与政治危机的主要原因。因为实行余粮收集制……一般农民对巩固和发展他们的生产、增加收入,失去了兴趣。所有这些使国家缺乏经济基础。 列宁多次接见农民代表,这是他修改经济政策的决定因素。无数次的会见,使列宁深深地感到取消余粮收集制不能再拖延了,应该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农民总的情绪对采取这样的措施是有利的。这就意味着国家不再征收农民多余的粮食了,而只征收他们粮食中的一部分。这样,他们就能将余下的那部分粮食在市场上出售了。形成这样的工农之间的关系,无疑能促进农业迅速地发展。换言之,这对实现首要的社会主义建设任务,是起一定作用的。 列宁不仅关心农村,而且也关心激发农民转变的方法,如何使农民积极参加劳动。但在当时,这是一个关于整个经济方面的问题,也是包括工人在内的所有人的问题。列宁在读完一位工程师提出取消平均付酬,实行计件工资的信后,在这封信的信笺边的空白处写上了“这是正确的”的批语,而且还在以下的句子下面划了杠:人们不能若干年停留在欣喜若狂的热情上,只有通过经济上的需要才能使他们工作。 认为不能把任何事物都建立在热情的基础上,及关于经济鼓励的重要性的结论,是对以前所采取的措施的修正。这是列宁所承认的。1921年10月,列宁给“战时共产主义”的经验下了以下的定义:它是在热情的高潮中诞生的,它首先激起了人们的政治热情,随后又激发了人们的军事热情,人们盼望过完成巨大的经济任务……或者说得更确切些,对这点并没有作过细致深入的考虑,人们盼望过,在这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根据无产阶级政权的旨意,按共产主义路线组织生产和进行产品分配。经验已经证明,这是错误的。 以上就是关于这种想法如何在列宁的脑海形成和成熟的过程。这一想法的具体内容是:要想过渡到社会主义,就需要制定新的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