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存在论三阶段与文学介入说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岳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法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萨特虽已逝世多年,但其思想在中国学术界仍然有着相当的影响。萨特在哲学上关注“虚无”和“非在”的内在关系,坚持“存在先于本质”,凸显了人的存在的痛苦有限,在文学上主张文学表达存在的偶然荒谬,强调“人是自由的”,要不断地行动和选择;在文学理论上张扬“文学介入说”,坚持作家必须通过作品对当代社会、政治事件表态,从而保卫日常生活中的自由精神。他的《什么是文学》对中国20世纪后半期思想变革和个体生存话语关注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8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56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08)06-0158-08

      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小说家、戏剧家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已经去世多年,但是中国学术界仍然在不断谈论萨特①。这倒不是因为他的思想多么新潮或厚重,而是因为他在面对世界和人生存在时与传统思想有了重大区分,并对中国的20世纪后半期思想变革和个体生存话语关注有着重要的价值。就思想的锐度和广度而言,萨特确实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在哲学研究的对象论上,萨特不再像苏格拉底那样对客观对象加以哲学思考,而是运用现象学思考“呈现在意识中的世界”;在研究方法论上,从客观世界抽身而出,转向主观世界,将个人非理性意识活动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重建存在主义对世界的认识;在存在本质论论域,反对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而坚持存在主义的“我在故我思”,强调存在先于本质;在文学理论上,强调文学作品不在于描写什么,而在于强调内心复杂而虚无的感受,体验没有意义的荒诞痛苦的人生。

      一、萨特思想发生延伸的三阶段拓展

      最初,萨特是以创作小说《恶心》(1930)开始思考人的存在问题的,并以文学的形式提出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没有本质的存在等于虚无”②。1933年,萨特在一次知识界的聚会中受到阿隆的影响,于是决定到柏林学习胡塞尔的现象学,这对他以后全面进入哲学领域至关重要。1934年,萨特在柏林写《论自我的超越性》(Transcendance de l'Ego)一文,开始具有法国现象学的思维特征。1936年发表《影像论》(L' Imagination)表现出萨特受到现象学影响以后的“现象学转折”的精神走向。1939年萨特发表短篇小说集《墙》③,提出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另一个基本命题:“人是自由的,人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选择。”这一年,法国对德国宣战,萨特入伍不久就被德军俘虏,在战俘营中,萨特读了马丁·海德格的《存在与时间》,使其对存在的思考更为体系化。

      1943年,萨特出版重要的哲学代表作《存在与虚无》,认定在“上帝已死”后,人类生活处于虚无意义之中,这种背靠虚无的情状必然产生生存的焦虑。《存在与虚无》出版以后,哲学界正统权威对其论点加以拒斥,认为本书对法国哲学传统有离经叛道之嫌。1945年萨特做《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讲座。1947年2月在《现代》上连载《什么是文学》④,开始关注文学介入的问题。1960年萨特第二部重要的哲学著作《辨证理性批判》出版,力求将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相结合,将个人自由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进而揭示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1964年出版《词语》获诺贝尔奖却拒绝接受该奖。

      在萨特看来,“存在先于本质”,这意味着人的生存是第一位的。人是由他的行动来定义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仅仅是自我本质的选择。在自我世界里因没有上帝而被判定为自由,当我被偶然抛到这个世界时就获得绝对的自由,这种自由要求我承担起我选择的责任。由于“存在先于本质”,人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将对象“内在化”才获得自我本质,人是命定在自由中展开自我潜力与可能性的。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斑驳复杂,为便于阐释,我大体上将其分成三个阶段加以分析。

      其一,现象学存在论思想的产生阶段(1934-1944年)

      萨特对现象学曾经花了不少工夫加以研究,并试图将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与海德格的存在本体论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现象学的存在主义”理论⑤。他将这种思考融进了被称为“法国存在主义运动的奠基之作”的《存在与虚无》中。本书问世后销量很小,几乎没有什么影响。直到战后萨特暴得大名,这部著作才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此后长期受到褒贬不一的评论。随着众多读者成为本书的追随者,存在主义的影响迅速扩大,成为20世纪法国哲学颇具影响的思潮。

      《存在与虚无》是对精神现象学的重新审视。萨特通过对生命体验尤其是关于自由和偶然性的思考,把现象学方法论、理性本体论、身体体验论整合起来,用哲学体系形式阐释意识同存在的新关系。存在与意识、虚无与存在、自在与自为、世界与形式、偶然与自由、当下与超越等,在存在主义哲学的视野中得到了新的组合并产生了新的意义。正是由于虚无性,使人的存在成为不断获得本质的存在,存在是偶然的又是超越偶然的。

      这样,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就在海德格《存在与时间》之后,开辟了一个关于哲学本体论、意识理论、人的自由学说、人的心理分析的存在研究体系。尽管萨特在写《存在与虚无》时受到海德格哲学的影响,但萨特的这本书与海德格《存在与时间》的哲学思想有着根本差异,并非是对海德格哲学的阐释。而且,海德格对人们将他和萨特都称为存在主义者颇不以为然,认为两者思维向度截然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存在先于本质”标明人的存在是特殊的、独一的、非重复的,只有揭示个人存在方式,才能理解其他一切事物的意义。存在的状态是孤独、烦恼、痛苦、畏惧、绝望、死亡。《存在与虚无》的基本理论意向是:从消解二元论建构现象一元论进入,描述反思前的纯粹意识如何超越自身而指向对象并显现世界,借此说明“自为存在”与“自在存在”的差异性,然后进一步揭示“自为存在”在选择和行动中所体现的不可避免的“自由”,最后抵达人的存在的本体地位。萨特认为,在“上帝已死”的时代,人具有了绝对自由而成为自由的人;但在上帝不存在的世界,人无法用任何方式说明自我的行为是正当合理的。因而人是被判定为自由的,必须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换言之,人在世上处于无限的自由、无限的责任和虚无的存在的混杂中,人必须面对存在焦虑才能激发自我勇气而重新发现人生的意义,使人从虚无中不断赋予自己以本质,最终成为生成自我的本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