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各样的西方教育思想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并对中国的教育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些教育思想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解释中国的教育现实,又在多大程度上能促进中国教育实践的发展;中国的教育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中国教育又面临着哪些问题和挑战,等等。顾明远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他从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教育实际,首次明确地提出了“现代教育”这个学术概念,并在随后的二十余年中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教育现代化”思想。顾明远先生的“教育现代化”思想对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顾明远的“教育现代化”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顾明远先生的“教育现代化”思想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从“现代教育”概念的确立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使命”的提出,顾明远先生的“教育现代化”思想先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而每向前发展一个阶段,顾明远先生对“教育现代化”这一问题的思考都更加深入。 (一)产生的背景 顾明远先生对“教育现代化”问题的思考源于改革开放后教育社会功能观的转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的工作中心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教育的重心也随之转变。这一转变促使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思考教育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一时代主题,顾明远先生在其口述史中就回忆了这段历史。“‘文革’以后,在1978年4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重新解释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含义。他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要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我就在思考,长期以来我国只提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教育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教育有没有其他功能,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什么?过去我们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只是简单看作能够参加生产劳动而已,根本不去思考如何结合的问题。”[1] 与此同时,教育理论界也展开了关于“教育本质”的激烈讨论。在这一背景下,顾明远先生提出“现代教育”的概念。他在《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与教育》一文中提出:“今天我们看一看工业化国家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情况,给我们教育理论工作者打开了眼界。教育范畴有一部分是属于上层建筑,但它不完全是上层建筑,它与生产在许多方面有着直接的联系。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时代里,劳动力的再生产要依靠教育,把科学技术的成果转移到生产过程中去要依靠教育。教育已经作为潜在生产力在起作用”[2]。既然教育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那么就可以尝试按照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重新划分教育的发展阶段。顾明远先生提出人类教育的发展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现代教育”的概念也由此孕育而生。此后,顾明远先生有关“教育现代化”一系列的思考都是建立在“现代教育”这一概念基础之上的。 (二)发展过程 1.“现代教育”概念的确立——以《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为代表 除了以上社会背景和学界背景外,还有一个偶然的事件催生了“现代教育”这一概念。1980年,中国教育学会和北京市教育局为普及教育科学理论,举办了一次面向高校领导的高等教育讲座,顾明远先生负责讲授“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这一专题。为此,顾明远先生查阅了大量资料,研究什么是现代生产,现代生产的特点是什么,并结合此前有关主要工业化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①提出了以下两个观点:“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产物;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1981年,顾明远先生在《外国教育动态》第1期上发表了《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一文,系统地阐述了现代生产的基本特征、现代生产对教育的要求以及战后世界教育的概况。该文的发表受到了各界的重视,不仅《红旗》②和《百科知识》这样一些重要杂志刊登了其主要内容,而且各地都请顾明远先生去讲学,仅在20世纪80年代就这个题目讲了约40场,听众上万人。[3]尽管文中并未对“现代教育”这一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但作为文章标题的关键词之一,“现代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概念。此后,1984年顾明远先生的《新的科技革命和教育的现代化》[4]一文实际上也是有关“现代教育”思想的延伸和深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还是《新的科技革命和教育的现代化》,其中大量有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的普及化”等内容的论述都为此后有关“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教育现代化”的本体思考——以《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为代表 顾明远先生再次关注“教育现代化”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接踵而来的问题是这些地区的教育下一步该如何发展。1993年,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并第一次提出了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因此,各地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尽管当时各个城市都热衷于建构教育现代化的各类指标体系,但究竟什么是教育现代化,教育理论界并没有给出清晰的解释。这就促使顾明远先生再次思考并进一步探索“教育现代化”的本质。 要理解什么是“教育现代化”,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现代化”。事实上,早在1980年,顾明远先生在给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讲课时就给出了一个定义,③1995年,顾明远先生在与高益民博士合写的《现代化与中国文化传统教育》[5]一文中又进一步系统地界定了“现代化”的概念。此后,顾明远先生开始探索什么是“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或者说“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具体内容等一系列问题。1996年,顾明远先生发表的《现代教育的时代特征》[6]一文初步探讨了“现代教育”的基本特性。1997年,顾明远先生在中国教育学会第十一届年会④上做了题为“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的主题发言,系统并清晰地阐述了“什么叫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基本特性是什么”和“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此发言内容后来发表在《中国教育学刊》上。[7]该文的发表标志着顾明远先生有关“教育现代化”的本体思考已经达到了比较成熟的水平,此后,《21世纪的中国教育——教育观念的现代化》[8]一文也基本是该文的深化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