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公平 曹忠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当前重要的发展战略,而实现教育公平是教育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当前我国教育的不公平状态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实现教育公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认为,造成目前农村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原因包括:①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②公平教育意识薄弱;③制度不配套;④教育方法和管理落后;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诸多农村家庭因为经济原因引起子女辍学、不能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等情况,剥夺了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农村学生的平等受教育权。 实现教育公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①农村教育公平有利于新农村的发展;②公平的农村教育环境能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③公平教育有助于文明新农村建设;④公平的教育将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因此,政府应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农村教育公平,这些措施包括:①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②稳定农村教师队伍;③统筹城乡教育,提高农村教育水平;④重视城市中农村转移人员的教育与培训;⑤促进高等教育顺利通向农村。 摘自《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3.116~118 论教育机会均等视野下的课堂交往 魏爽/齐梅 课堂交往是教学的本质,课堂教学的人际交往也是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微观层面。关注课堂交往中的教育机会均等是促使教育从“起点”均等到“结果”公平的实践保证。课堂交往主要是师生间的交往,而这种交往中的权重比例是不均等的,这是因为:①师生间交往行为的发生并不取决于学生而是取决于教师,从交往的权重比例上看,教师占主导地位,具有主控的权力;②教师将有限的机会均分给每个学生是不可能的。 作者认为,教师以不同的标准定位学生有以下原因:①教师选择性交往是产生课堂交往不均等的主观原因,这种选择往往依据学生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来确定的;②班级授课制是产生课堂交往不均等的客观原因,缺少对每个学生的关心是班级授课制不可避免的缺陷;③课堂交往中信息的羁绊。因此,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学生是有主体性的人、发展中的人和具有个性发展差异的人;②树立对话式的教学观,要求教师要有“对话”意识,特别要注意教师语言;③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解决教师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问题。 摘自《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86~88 论教师的“教育学意向” 蔡春 “教育学意向”是以“教育学意蕴”为内容的“意向性”,是指向“孩子及其积极的生长”,并使发生在成人与儿童之间的际遇、关系更富有“教育学意蕴”,成为一种“教育学关系”的“意向性”。教师的教育学意向,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信念的表征;使教师保持一种对教育学世界的敏感与亲切性;有利于发现与建构“教育学关系”;是专家型教师的重要表征;有利于教师养成“教学反思”惯习。 在我国,“教育学”的处境一直不理想,表现在:①在形式上,作为“公共课”的《教育学(原理)》没有受到职前教师的重视;②在实质上,《教育学(原理)》对于帮助职前教师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作者认为,要真正发挥“教育学”的作用,使“教育学”有尊严:①必须确立《教育学(原理)》是专业课而非专业基础课的观念;②“教育学”教学要追求深刻地理解教育学意蕴,并在此基础上形塑个人教育信念和“教育学意向”。 摘自《当代教师教育》(西安),2008.1.54~61 教师形象:从“立法者”向“阐释者”的变迁 徐健 所谓教师形象,就是运用具体生动的描述手段,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对教师的各种观念和印象为蓝图,勾勒出来的具有一定性格特征和文化内涵的人物形象。 我国古代教师的形象是“以德为先”的圣人形象,融渊博的文化学识、正统的道德观念、完善的行为规范于一身,将“为人师表”的道德价值观念推向极致。近现代教师仍被塑造为完满人格的化身,注重在“学”与“德”两个方面来要求教师,以达到一种完美的人格境界。从“学”上看,合格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包含知识与能力两个方面。从“德”上看,首先,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忠诚于教育事业;其次,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这一时期的教师经常被人形容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或“辛勤的园丁”。 信息社会的到来,全球化的日益加强,使得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人类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单一,教师的知识垄断者地位被削弱。教师除了做知识的输出者,还必须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在课堂上成为一名顾问,为学生创造一种讨论、思考的氛围,努力营造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相互鼓舞的健康氛围。 在后现代社会,教师最终成为为人服务的人,回归为具有丰富人性的生活者。教师的社会角色从现有制度与传统文化的维护者、传递者转变为文化的创新者和改革者。教师不再以知识体系权威者的身份出现,而是成为知识的阐释者,向学生解释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后果。教师要从传统的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者,转向全球化时代与学生合作、对话和共享的平等者。教师应不仅仅只是扮演知识学习的指导者,还应努力成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