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象·无意识:“深层意象”阐释

作 者:

作者简介:
区鉷,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英美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英诗研究所所长;广东 广州 510275 肖小军,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诗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广东 广州 510275

原文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作为文学术语,“深层意象”既指代崛起于美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诗歌流派,又表示诗歌创作中用来表现诗人情感与意义内涵的意象,它还代表一种具有独特审美方式以及创作方式的诗学观。它有别于英美“意象派”的意象观。它认为,诗歌是通过意象刹那间渗透到无意识中去的艺术。“深层意象”来自深邃黑暗的无意识心理;其诗歌往往表现独特的主题:反映“孤独、黑暗”的深层心理。它要求诗歌关注人的心灵世界。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7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639(2007)03-0040-06

      “深层意象”诗歌是崛起于美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股重要力量。它关注人的无意识世界,从人的无意识活动中探讨自我(self)的本真并挖掘隐藏在内心最质朴的野性(the wildness)。作为文学术语,“深层意象”有多重意义:它既指代“深层意象”诗歌流派,又表示诗歌创作中用来表现诗人情感与意义内涵的意象,它还代表一种具有独特审美方式以及创作方式的诗学观。

      一、概念背景

      在分析“深层意象”一词意义之前,有必要介绍一下该词的由来。该词第一次是出现在1959年杰罗米·罗森博格(Jerome Rothenberg)发表在《浮动世界》(the Floating World)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之中。罗森博格是位当代诗人,据他本人介绍,他与一些诗友如罗伯特·凯利(Robert Kelly)、迈克尔·舒瓦纳(Michael Schwerner)、戴安·瓦科斯基(Diane Wakoski)等人在五十年代末发现,美国诗歌在当时出现了一种新的气象,以罗伯特·勃莱(Robert Bly)、詹姆斯·赖特(James Wright)、威廉·斯塔福(William Stafford)、加里·斯奈德 (Gary Snyder)等人为代表的诗作展示了美国诗歌过去所未曾有过的艺术风格,他们的诗歌呈现了一种特殊的力量,罗森博格就将它命名为“深层意象”。他说:“深层意象出现在无边的深渊,诗人在消失了的树枝中探寻它,直到发现诗歌一刻。”后来,他又补充道:“深层意象是诗歌中多种力量中的一种,能将诗歌有机地衔接在一起。”[1](P52,P64)在美国,除罗森博格外,罗伯特·凯利也被一些学者视为“深层意象”一词的缔造者,究其原因,原来罗森博格将“深层意象”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术语提出后,引起了与他关系密切的诗友凯利的共鸣,后者于1961年在自己主编的诗刊《特罗巴》(Trobar)上发表《“深层意象”诗歌的几点解释》(“Notes on the Poetry of Deep lmage”)一文,将“深层意象”上升到诗学层面。此文模仿了庞德 (Ezra Pound)著名的《意象主义的几个“不要”》 (“A Few Don'ts by an Imagiste”)一文的行文方式和风格,从诗歌的分行与节奏、深层意象、语言等几个方面对“深层意象”尝试理论构建。另外,“深层意象诗歌”作为一独立的文学名词第一次在文中出现,引起了学界更广泛的关注,文章所产生的影响也比罗森博格更大,更为深远。

      罗伯特·勃莱被公认为“深层意象”的代言人。他早期一些颇有理论建树的批评文章如《肉体与灵魂的航行》(“Voyages of the Body and Soul”,1961)、《美国诗歌的错误转向》(“A Wrong Turning in American Poetry”,1963)、《诗歌与三个大脑》(“Poetry and the Three Brains”,1972)、《意象能做什么》(“What Image Can Do”,1981)等尽管未曾提及“深层意象”,但阐述了代表大多数“深层意象”诗人的创作思想。他本人几十年来的创作从最早的《雪野里的宁静》(Silence in the Snowy Fields,1962)到最近的《食语言之蜜》(Eating the Honey of Words,1999)都始终坚持着“深层意象”写作风格。另一方面,勃莱在五十年代与威廉·达费(William Duffy)创办的诗歌刊物《五十年代》(the Fifties)后依次改为《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等,在“深层意象”诗歌的发展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罗森博格、凯利还是勃莱都无意建立一个所谓的“深层意象”诗歌流派。“深层意象”一词从最初提出到批评界的全面接受经历了一个过程,后来不断有“主观意象(subjective image)”、“深层思想”(deep mind)、“内在诗学”(poetics of immanence)、“合并意识”(incorporative consciousness)、“深层意象超现实主义”(deep image surrealism)、“深层意象主义”(deep imagism)等新鲜名词出炉,指的都是同一诗歌现象。至于批评家及文学史家何时将“深层意象”如“自白派”“黑山派”一样作为一诗歌流派来看待并写入文学史中就不得而知。

      作为诗歌流派,“深层意象”不是一个正式的诗歌组织。它组织松散,大多数成员之间并无太多诗歌创作上的沟通与往来,更谈不上有统一的旗号与宣言,文学史家及批评家因他们作品风格类似而将他们纳入“深层意象”这样一个名号之下。“深层意象派”主要成员除勃莱、罗森博格、凯利外,还有詹姆斯·赖特、W.S.默文(W.S.Mervin)、路易斯·辛普森(Louis Simpson)、威廉·斯塔福、高伟·吉内尔(Galway Kinnell)、罗伯特·凯利(Robert Kelly)、马克·斯特兰德(Mark Strand)、查尔斯·希米克(Charles Simic)、詹姆斯·退特(James Tate)、加里·斯奈德以及晚年的华莱士·斯蒂文森(Wallace Stevenson)等人。值得一提的是,成员中有许多并不认同这一归类,有些甚至对此十分反感。被视为“深层意象派”领袖和发言人的罗伯特·勃莱就反对“深层意象”这一称谓,认为这是对“意象”曲解和无知的表现[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