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G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456(2007)04-0125-05 融合教育思想① 直接起源于美国1950年代以来的民权运动(Civil Rights),更远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法国启蒙运动时期西方对平等、自由的追求的一系列社会运动[1]。融合教育是基于满足所有学生的多样(diverse)需要的信念,在具有接纳(Acceptance)、归属(Belongings)和社区感(Community)文化氛围的邻近学校内的高质量(high quality)、年龄适合(Age-appropriate)的班级里为特殊儿童提供平等接受高效的教育与相关服务的机会[2]。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开始了吸收能够跟班学习的残疾儿童在本村普通小学随班就读(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简称为LRC)的试验。相关的研究并不丰富,主要集中于如何进一步扩大随班就读的规模,使更多的残疾儿童少年就学有门。专业人士发现很难对随班就读进行准确的定义,相关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也没有就随班就读进行详细的规范。而各地因地制宜探索的多种多样的随班就读办法与策略更使随班就读的意义趋于多元化。对于随班就读概念的分析、对于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的关系以及随班就读的本质的研究还不多见。 一、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的比较 融合教育思想自出现以来就成为特殊教育领域内讨论最热烈的焦点,它不仅导致了支持者与反对者的分野,还在其自身的支持者中制造了分裂[3],即出现了部分融合(Partial inclusion)与完全融合(Full inclusion)的争论。完全融合是指对特殊儿童进行全日制的普通教室安置;部分融合即让特殊儿童部分学习时间在普通教室学习[4]。尽管如此,Inclusive Education以及与之相关的Mainstreaming(回归主流),Integration(一体化)还有我国研究界不是很熟悉的Regular Education Initiative(正常化教育发起)等不同的术语从理论观点到实践都很相似[5]。多数时候专业人士是不加区别地使用这些概念的,很少关注它们间的不同;在实际的特殊教育课堂教学实践中,人们更是很难鉴别究竟是在进行回归主流教育还是融合教育[2] [5]。从广义地理解融合思想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忽略这些不同名称的细微区别,把它们都包括到目前全球特殊教育领域内声势浩大的融合教育运动内,将所有的试图把特殊儿童部分或全部学习时间安置于普通教室的努力都视作融合教育。 早在1970年,Deno提出根据学生的不同残疾与教育需要提供从最少限制的环境(普通班)到最多限制的环境(不具备教育性质的医院或其他养护性机构)的“瀑布式特殊教育服务体系”(见图1)[6]。这一体系体现了回归主流思想,尽可能地使特殊儿童从塔的底端向顶端移动,即从隔离的环境向主流环境过渡,以实现教育公平、社会公正的理想;特殊儿童通过一系列安置环境的变换,走向主流环境,使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实现交融[1]。
图1 瀑布式特殊教育服务体系 我国各类特殊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都相继规定或确认:我国特殊教育要以“特殊学校为骨干,以大量设置在普通学校的特殊教育班和吸收能够跟班学习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为主体”的发展格局(见图2)。只要将这个格局与美国1970年代回归主流思想以及相对应的“瀑布式特殊教育服务体系”或“最少受限制环境”的原则略加比较,我们就很容易得出结论:回归主流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的影响是深刻的[7]。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格局中虽然可选择的安置形式较少,但也遵循了从隔离逐渐走向融合的原则。“瀑布式体系”自1970年代提出以来30多年过去了,美国特殊教育也经历了从隔离式特殊学校或机构、特殊班、瀑布式多层次服务体系到融合教育的变化[8]。时至今日,我国多数特殊教育工作者对这一“瀑布式体系”仍然情有独钟,认为是比较完美的模式,并用多种形象的、本土的术语对它进行描述、总结,在我国出版的各类特殊教育理论著作或教科书中都有介绍或讨论。可见,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格局的确深受西方融合教育思想的影响。
对于随班就读的定义,国内学者一般都承认随班就读是在西方回归主流思想影响下,由我国特殊教育工作者根据我国国情探索出的对特殊学生实施特殊教育的一种形式,它以较经济、较快的速度使特殊儿童就近进入邻近的普通小学接受义务教育。从现有文献内容和观点的倾向性来看,有的研究者(如,Chen,1996; Mu,Yang,& Armfield,1993; Potts,2000)似乎将我国随班就读和西方回归主流或融合教育等同对待,认为它们之间没有什么不同。这些学者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直接使用“Mainstreaming”(回归主流)或“Inclusive education或Inclusion”(融合教育)等术语来描述我国随班就读的情况;并认为我国随班就读模式受国际特殊教育理论如回归主流或一体化思想的影响因而具有国际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