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变迁的制度主义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闫引堂,上海市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上海 201900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内容提要:

对课程内容变迁的解释一直以来在功能主义和社会史之间摇摆,这两种视角主要以某个国家的课程为研究个案,缺乏课程内容变迁的长时段比较研究,因而难以解释现代课程在世界范围内的变迁。制度主义通过对世界范围内小学、中学的课程大纲的实证分析,指出现代课程内容受世界模式的影响,逐渐同质化。制度主义对课程内容变迁的分析对于反思当前世界范围课程变革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路,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12 期

字号:

      在教育社会学中,解释课程变迁的两种主要视角,是功能主义和社会史。但这两种理论侧重于课程与社会变迁之间关系的分析,对课程内容变迁的内在特性及其原因缺乏足够的解释力。制度主义理论克服了这两种解释的局限,阐明了世界范围内现代课程变迁的形态,对于反思课程的本质、重构课程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课程内容变迁的两种解释视角及其局限

      在传统的课程社会学理论中,课程并不是一个客观的知识的集合,而是反映和体现特定的社会阶层的利益和价值观念。统治阶层所认可的知识和价值观念,更容易在课程中得到体现,而那些处于社会弱势的群体的价值观念和生活经验,却在课程中受到明显的排斥。课程内容的变迁,是社会的特定的结构所推动的。由此,形成解释课程内容变迁的两种视角:

      (一)功能主义

      课程是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的,课程内容的变迁,是由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对个体素质的要求而决定的。国家发展的水平不同,课程内容也有很大的差异。如发达国家的课程与发展中国家的课程是有本质差异的。因为两种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有差异,从而对社会成员要求也是有差异的。

      伯恩斯坦通过两种不同的社会结构所产生的教育知识编码,对现代课程的变迁作了最有力的解释。比如,现代社会是有机团结型的社会(organic solidarity),相应地,教育知识的编码是整合型的(integrated codes);前现代社会是机械团结型社会(mechanical solidarity),教育知识编码是集体型的(collection codes)。① P90-95功能主义的立场,成为解释课程变迁的普遍法则。在所有解释课程变迁的文献中,总能看到对课程变迁解释的三个维度:社会结构、个体发展、知识逻辑。课程内容的选择,被认为是三个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但社会结构的因素,常常被置于首位。这一结论的真实性,随着功能主义的扩散,已经被意识形态化。但究竟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水平对课程内容的变迁有没有影响,影响有多大?功能主义并没有提供实质性的经验证据。

      (二)社会史

      社会史对课程内容变迁的解释,主要集中于国家课程设置过程中。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侧重于通过微观的叙事展示课程决策和实施过程中不同阶层之间的深层互动。社会史研究者认为,通过对这种互动机制的深度描述,就能够展现出课程内容变迁的最本真面目。古德森(Ivor Goodson)认为:“学校科目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各种亚群体和传统的不断翻新的结合物。课程中这些群体,影响和改变着科目的划分和地位。”② P3他通过英国环境课程演变史的个案研究,指出:“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可能与这一科目或领域的参加者地位相一致,与他们对学科提供的新的职业认同的认识与需求相一致。”② P12根据社会史的结论,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学术体制、取向不同的知识群体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因而,在课程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充满了矛盾和冲突,每个国家都形成其独特的课程发展轨迹。

      与此相悖的是,英国的霍尔姆斯(Brian Holmes)和麦克莱恩(Martin Mclean)合著的《课程:比较的观点》,通过对世界不同地域课程的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课程的依附现象,并指出:“在课程内容和教科书方面的依附程度要高于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方面的依附程度。”③ P169这表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课程内容上具有一定的趋同性。按照功能主义的解释,发达的工业社会,更可能强调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因为这些课程,与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相一致。而按照社会史的解释,发展中国家的课程中,古典语言、文学等占据主导地位。因为这些国家中,传统势力超过了现代性的力量。

      因此,按照功能主义和社会史的理论逻辑,就得出与霍尔姆斯和麦克莱恩相反的结论。迈耶(John W Meyer)认为,教育研究中之所以存在这种明显的“悖论现象”,是因为教育研究者惯于以意识形态取代理论,以个案的规范评价取代经验研究。功能主义和社会史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一些我们司空见惯的课程内容变迁现象,但却难以解释世界范围课程内容的趋同现象。在制度主义者看来:“课程制定和实施的机制,与世界范围内普遍兴起的文化模式有直接的依存关系,与人们通常赋予课程的功能没有实质性的关系。”④ P19

      此外,功能主义和社会史研究忽视课程内容,研究不同权力和利益的社会群体或者国家落后的传统对课程的扭曲,关注的是课程被扭曲的事实,而不是课程结构本身。课程研究应该关注课程内容本身的变化,而非与课程实施和课程内容相关的社会分层问题。因此,制度主义分析对于克服传统课程社会学的局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内容变迁的制度主义分析

      制度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全球范围内社会现象的标准化问题。制度理论的研究,最初集中在教育组织上,后来又扩充至医疗制度、法律、企业等公共领域。再后,课程被视为检验制度理论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课程的“趋同性”

      在主流的课程社会学中,课程内容被认为是为特定的社会阶层和社会集团服务,被意识形态、权力和利益所扭曲。迈耶认为,一种仪式化和理性化的分析,可以将课程研究从这种桎梏中解脱出来。⑤ P356以迈耶为首的研究群体,对世界范围内的小学课程、中学课程、大学历史课程的演化,作了详细的实证分析,得出的一个基本的结论是:现代课程内容的变迁,超越了民族-国家的限制,趋同的倾向越来越明显。研究的主要成果,体现在1991年出版的《服务于大众的学校知识》的文集,以及关于中学课程、大学历史课程的研究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