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中的“拟差序格局”

作 者:

作者简介:
庄西真(1967-),男,山东莒南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博士后,江苏省职教科研中心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研究。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内容提要:

差序格局本来是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的,这里用来分析现代社会学校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时间的流逝没有降低差序格局对我国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解释力度,只是这种“差序格局”和正式组织的结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拟差序格局”,也就是说,现在学校成员的行为既受我国传统的人际关系格局的影响,也受正式组织结构的影响。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33X(2007)07-0010-05

      一、引言

      在现代化社会中,学校作为向上流动的途径所占据的地位越发增强其重要性。尤其由前现代急剧地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国家,学校这一途径极为重要[1]。这一点在农家子弟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在当前的社会,一个农家子弟,要想改变自己作为农民的命运(在社科院的研究报告中,所有中国人依据各自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被分成由高到低的十个阶层,农民位于第九个阶层,仅比位于第十阶层的无业、失业者高一个阶层[2]),学校特别是大学(在学校并不普及的情况下,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是能不能上学的问题,而在学校已经普及的当下,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是上什么样学校的问题)似乎是最可行的一条路径,笔者以及笔者的两个弟弟就是恢复高考制度后通过考大学这样一条途径,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千万个农家子弟中的几个(当然,这个数字要比读了几年书而没有改变命运的人的数字少得多)。回过头去看,这么多年的学校生活到底给了我们什么东西,基本的读、写、算的知识和技能之外,颁发给我们一纸文凭,从而把我们分配到不同职业当中,从事与之相应的工作是最重要的。虽说乡村少年能够通过考学改变命运的数量占整个农村人口的比例远远低于考上大学的城市少年之于城市人口的比例,而且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也多得多,但这毕竟是一条改变命运的道路,而这一条道路现在却越走越艰难。既然学校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就应该好好研究我国的学校、了解我国的学校,改变现在学校屡遭诟病的状况,使学校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应该对我国学校的真实情况有所了解。如果不了解我国的学校到底是怎样运行的,学校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到底怎样,我们就无法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学校理论,也就无法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学校发展和改革措施。不管是清末民初“打倒”传统教育、引进外国学校制度,还是后来对学校进行的“一波五折”[3] 的改革,直至现在正如火如荼进行的学校课程改革,都不同程度存在对要改革的对象不了解、不尊重的缺点,因而也难以逃脱被“改革”的命运,教育改革的起点应该是中国既有教育的弊端,而不是中国教育本身。本文试图用“差序格局”的概念来分析我国学校的运行情况。

      二、对“差序格局”的再认识

      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用以说明区别于西方国家的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他说:“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差序格局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构成的社会网络,网络的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规范要素,所有行为的价值标准,都无法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4] 虽然“差序格局”的提法存在一些人所说的没有理论上的概括和说明而仅仅停留在散文风格的描述之中的缺点,但笔者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对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特点最为准确而形象的概括。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以农耕经济为主的社会,是一个人们的流动性、分化程度很低的社会。一个人出生在某一个村庄,一辈子可能就在这个村庄了,很少流动,而且也没有流动的动机和需求。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之间的关系是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差序格局”模式。这个模式的特点可以概括如下:(1)人际关系结构的中心是“己”。这里的“己”表示它是社会实体,是社会结构的最小单位,同时,“己”实体不是独立的个人、个体或自己,而是被家族和血缘裹挟着的,是从属于家庭的社会个体。这与纯粹的集体主义(后来的一些人在述说中国人特点的时候,经常说中国人是集体主义者,笔者是不能同意这种观点的,其实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是一种以家族为基础的集体主义,对于为了一个松散的或者功利性目的而由不相干的人组成的集体,基本上是缺乏认同的)不同,它是集体和个人兼有,在一定范围内(比如在家庭、家族或自己人圈子)是集体主义,超出这个范围(非自己人圈子等)就是个人主义;(2)“差序格局”体现了儒家的伦理模式。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模式,在定位上已经被儒家哲学上升到伦理的形式,使得不同的人之间依照此种模式形成一种差序性的伦理模式。而儒家伦理又是调整传统社会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区分的种类,如尊卑、贵贱、上下、长幼、亲疏等;二是指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的关系的种类,诸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5]。按照金耀基的看法,中国传统社会是指“从秦汉到清末这一段两千年的中国社会而言的”[6]。差序格局对于分析传统中国社会确实是很有解释力的,可是历史发展到现在,传统中国社会结构已经或正在瓦解,中国已经和正在发生急剧的变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急剧转型的时期,不仅传统社会里的很多内容几经“打倒”已所剩无多,就连替代传统的一些制度设计(计划经济)也在被新的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代替,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社会分化日益加速,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日益多样[7],整个中国成为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禁要问,“差序格局”分析的那种人际互动的行为方式还存不存在?对此,现在的一些研究中国社会以及人的行为的社会学和人类学成果[8] 给出了答案,研究证明,在中国社会中,至少在目前源于血缘和姻缘的亲缘关系等特殊关系的影响几乎无所不在,这不一定就是传统的以血缘和亲缘关系为核心的“差序格局”的翻版,而更多地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模式、一种理念、一种被认可和结构化的相对稳定的行为规范,这种理念渗透到人的内心深处,成了人们的一种“下意识”;这些行为规范,融化于人们在现代社会所扮演的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以及所具有的不同的社会地位之中,调整着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保证着人们之间的社会互动。有了这种下意识和行为规范,一个人不管到了什么样的环境,这种理念就常常成为支配人行为的主要力量。因而,“差序格局”这一概念对于解释当代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和互动行为仍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只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差序格局的内涵、范围、特点都发生了变化[5],我们在用此概念分析当下的人的行为尤其是组织化社会的人的行为时,要进行转换性改造。

      当前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利益社会,社会利益成为“差序格局”中影响人际关系亲属远近的重要因素,人际关系在差序上的亲疏远近,实质上是利益关系的远近。由血缘关系、伦理关系决定的差序格局属于先赋性的,一旦产生,基本上不能改变。而使这种关系得以维持和扩展的关键,在于关系双方在互动中对彼此占有的资源(或者利益)的交换。从这个意义上说,“差序格局”是一种利益差等化的格局,即围绕着个人或一定群体的利益而建立的,从格局的中心向外,格局中成员占有的资源相对于自我的需求来讲是逐渐递减的,成员常要通过各种手段,诸如礼物的流动、情感的联络、关系的运作等,加强与其他成员的联系;联系越亲密,越有可能被成员利用,以获得稀缺资源,实现其利益目标[9]。人们建立关系时考虑的是互惠和互利,所以亲缘和非亲缘关系都可以被纳入这个格局,这种格局在一些社会组织中表现得非常充分。这就提醒我们,对传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要重新认识,首先,差序格局的原则从传统的乡土社会蔓延到了现代社会组织之中,比如企业、学校、行政机关等。在这里,血缘上的远近成为关系亲属的一个既定前提,但是,在没有这种既定前提的情况下,情感本身上升到构成关系亲疏的重要维度,相互关联的人会通过频繁的互动和情感的投入,强化自我与其他人的关系;其次,利益成为决定社会组织中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的主要因素,在社会组织的差序格局中,一切关系都是围绕利益运转;再次,构成差序格局的主要社会关系网络具有固定性和流动性的特点。在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中,关系网络固定在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封闭的内群体之中,那是与社会的变化缓慢和流动性差有关的,在现代中国社会中,关系网络内的群体中,熟人、亲人、自己人并不排斥外群体的人,而且外群体的成员具有变动性的特点,这根据具体情况和具体形势而定。因此,以内群体为基础临时性地建构关系网络就成为一个明智的行为策略,是人们“理性算计”的结果。要言之,就是说“差序格局”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虽然外在社会环境变化了,但是这种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没变,它还依然支配着中国人在各种组织(包括作为现代社会组织的学校)中的行为,本文称这种在传统“差序格局”基础上掺杂其他因素的结构为“拟差序格局”。

      三、基于“拟差序格局”的学校教师分类

      学校是由很多个体组成的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一个组织,在组成学校的人员当中,学校领导和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两类,因此他们之间的互动行为决定着学校能否正常运行,学校领导如何把教师组织起来,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协调,对于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地开展是至关重要的,“差序格局”在学校中的作用体现在它是调节学校人际关系的一种模式。很显然,学校领导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往是根据彼此对对方的认识而进行的,一个学校的领导对教师的认知是以类别为基础的,根据对学校成员不同的分类,对其进行不同的对待,这与社会组织固有的“常态”——分化是相吻合的,这牵涉到一个人与多数人的互动,这种互动需要处理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他不可能去把每一个人的底细都摸清楚、特点都了解清楚。学校领导为了“多快好省”地处理与学校成员的关系,容易采用通过对学校成员进行分类、贴上标签的办法,这样就降低了外部世界的复杂性,能化复杂化为简单,有利于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行为归因及角色赋予。从一般的教科书上和有关文件上我们知道,现在流行的对学校教职工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个人的“德、绩、勤、能”四项。下面我们以某个县教育局印发给各学校的《XX县教职工量化考核办法》① 中的对教师考评分类的一些内容为例,说明上述依据的主要内容。“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思想进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9项;所谓“能”即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包括制定教学计划、学期或学年总结、理论学习、听课、备课、课堂教学、作业7个方面;所谓“勤”是指考勤情况;所谓“绩”是指教学成绩,初中以学生中考成绩确定教学成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