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中的知识建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林众,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编辑室,北京 100081;   冯瑞琴,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自动化部,北京 100875   林众(1972- ),男,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编辑室,工程师,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编写;   冯瑞琴(1972- ),女,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自动化部副研究馆员。

原文出处:
教育科学

内容提要:

多媒体教学中的知识建构观,主要采纳了建构主义的主动加工信息理论,而主动加工信息的认知机制则是认知的反思或监控。在有效的多媒体教学中,学习者的认知的机制涉及五种基本的认知活动,对教材的直观、概括、具体化以及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皮亚杰的建构思想、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布鲁纳的建构观念和激进建构主义等等,都为多媒体教学中知识建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064(2007)02-0044-05

      多媒体是一种技术,它是文本、图像、声音、动画以及静态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结合体,它要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使它们各显神通,形成一种在功能上更加完善的体系。然而,多媒体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多媒体技术的成熟,而且更取决于教育对象——人。因为人是有认知功能的。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受教学者的人建构知识,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积极探索多媒体教学的认知原理和知识建构[1]。

      一、探讨多媒体教学中知识建构的观点

      知识属认知经验,它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在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人脑的认知活动而产生,是主客体相统一的产物。知识建构是指知识传递系统中主客体对知识的占有或接受,它包括知识领会、知识巩固和知识应用三个环节。不少认知心理学家倾向把知识视为“语言信息”,而多媒体研究者则强调使用多种媒体的传达,强调通过语言和画面,即语言信息和形象信息两个方面的信息。多媒体教学的目标是促进每个个体学生的知识学习。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主体通过一系列的认知活动把前人的认识变成自己的认知,在头脑中建构起与书页或屏幕等形式的教材结构相应的知识结构,从而辨认相应的事物,解决有关的问题。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如何完成知识建构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被动获得多媒体的知识(信息);另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加工相关信息,因为人是一个主动意义的知识建构者。

      提出主动加工信息观点的,主要是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首先提出建构主义的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1896—1980)[2]。关于建构的概念,皮亚杰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但却体现他的一种思想。他认为,所谓建构,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地说,他的建构主义,首先强调任何心理结构,都是这种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其次是他不仅重视系统的内在结构和关系,而且强调“共时性”(synchronic)和“历时性”(diachronic)的统一,所以他着重研究了认知和思维的发生和发展,显示出建构主义不同于一般结构主义(Structruralism);第三是活动作为认知发生和发展的动力。建构主义之所以能够获得发展,应归功于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布鲁纳是认知心理学的先驱之一,是启发式教学法(“发现法”)的倡导者,他不仅自己倾向皮亚杰的思想体系重视建构主义,而且于20世纪70年代末把苏联维果斯基(Л.С.Выготский,1896—1934)的“社会文化理论”介绍到美国,于是维果斯基的“内化”智力观和“最近发展区”思想影响着当今的建构主义。因为当今建构主义认为对客观认知并赋予意义的是由个体主观决定的。就这样,“在教育心理学中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人们对它叫法不一,但更多地把它称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3]。

      陈琦、刘儒德介绍了当今建构主义对于学习的基本解释[4]:(一)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诸如认知策略在内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二)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即对新信息的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经验,超越所提供的信息而建构成的;从记忆系统中所提取的信息本身,也要按具体情况进行建构,而不单是提取。(三)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造成对事物认知的个体差异。

      今天,在多媒体教学中,持学生主动加工相关信息的学者,几乎都是以建构主义为出发点的,迈耶(R.E.Mayer)是位杰出的代表,他在《多媒体学习》一书中,积极主张多媒体教学中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并深刻地论述了多媒体教学的认知理论——人们如何从语言信息和画面(形象或图像)信息中建构知识的认知理论。迈耶的认知理论包括多媒体教学认知理论的三个假设和五个步骤。多媒体教学认知理论的三个假设有:双通道假设,即人们拥有单独加工视觉和听觉信息的通道(Paivio,1986,Baddeley,1992);有限容量假设,即人们在每一通道中同时加工的信息数量是有限的(Baddeley,1992,Chandler & Sweller,1991);主动加工假设,即人们进行主动学习——包括注意新进入的相关信息、将所选择的信息组织到一致的心理表征和将其他知识与信息表征进行整合(Wittrock,1989,Mayer,1999)。多媒体教学认知理论的五个步骤是:选择相关的语词(语言信息);选择相关的图像(形象信息);组织所选择的语词;组织所选择的图像;整合以文字为基础的和以图像为基础的表征。

      在多媒体教学中,学习者为什么能主动加工信息建构知识?我们认为其认知的机制是认知的反思或监控。按我国学者观点,认知或智力的反思或监控的指标表现为计划、检验、调节、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认知或智力的反思或监控是认知或智力结构的深层成分[5]。学习者在接受多媒体教学时,会出现主动加工建构知识,是认知的反思或监控的定向、控制和调节功能的结果,具体的过程有:计划——对面临的多媒体教学任务确定学习目标,规划进程、预想可能会出现的语言和画面等信息;检验——从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对多媒体信息中语言和画面,用恰当的方法检查学习活动的进程,逐步确认基本的语言和画面信息的合理性;调节——根据检验结果,把选择的或关注的语言和画面信息组织成一定的内在联系或关系;管理——不断提高对自己建构起多媒体教学中语言模型和图像模型加以“反省”,逐步“内化”成为自己的认知或心智内容;评价——学习者用先前的经验知识去评价判断所获得的语言模型和图像模型的可接受性,从多媒体的学习中建构相关的知识体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