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064(2006)06—0030—03 20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开始了对综合科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最早的是东北师大附中的《自然科学基础》的编写并试教,之后浙江、上海等地也纷纷进行综合科学课程的实验。进入21世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科学》纳入国家初中课程体系。本文在分析历次综合科学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教材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具体剖析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的组织,通过分析我国综合科学课程综合范围、综合的基础、综合方式等方面,来考察综合程度的发展过程,进而明确80年代之后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组织的变化特点。 一、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组织的层次 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的组织除了遵循课程内容组织的一般规律之外,也有其本身的特殊性,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的组织是分层次的。为了比较清晰地分析综合科学课程的综合范围、综合基础、综合方式等,进而考察综合程度,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来理解(见表1)。宏观层次的组织主要涉及了综合范围的确定; 中观层次的组织涉及了整体的设计思路、综合方式等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综合科学课程综合的基础;微观层次的组织主要涉及了具体的综合方式等问题。虽然综合科学课程的整个组织过程需要反映综合科学课程的综合程度,但主要还是由中观和微观层次的组织直接体现出来,所以在下面对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的组织特点的分析,重点在中观和微观层次上展开讨论。
二、我国几次课程实践中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组织的特点 20世纪80年代后,受国际国内教育改革的影响,相继有一些地区和学校进行综合课程的试验研究。主要有东北师大附中设计的《自然科学基础》,浙江省设计的《自然科学》、上海市设计的《理科》,北京市设计的《科学》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设计的《科学》课程。这些课程在宏观层面的综合范围上有共同之处,主要是物理、生物、化学和地理四个学科的综合,而在具体的内容组织上有各自的特点。下面主要分析几次综合科学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组织的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特点。 (一)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是建国之后我国的第一次综合科学课程改革。 在中观层次,《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综合的基础是自然界中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也就是各学科体系。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中的物质及其运动,为了深入了解自然,将自然科学按照研究物质的运动形式的不同分为不同的学科。师大附中的综合科学课程,虽然意识到要从自然界的整体性出发,但在具体的教材编写过程中,还是将其分为物理、化学等各部分分开编写,最后放在一起形成综合科学。综合的基础是原学科体系,《自然科学基础》整套教材共12册,划分的基础就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原学科的体系。如其中五、七、十册主要是化学学科内容;第四、六、八、十一册主要是物理学科内容;第二、三、十册主要是生物学科内容;其余的是地理学科内容。 在微观层次,《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是典型的并列型综合科学课程。《自然科学基础》只是对各学科进行了少量的增减和局部的调整,并没有真正的将各学科综合起来。如为了使知识更加完整,增加了有机化学和金属的初步知识,将原来物理与化学中重复的内容进行整体考虑,避免重复,如物质的物理变化、混合物、纯净物、量筒的使用、比重等内容都编入了物理部分而化学中不再涉及。从教材内容可以看出:当时综合只是将原分科科学课程中的各学科内容拼盘在一起,综合程度很弱,是典型的并列型综合。 (二)浙江省的《自然科学》课程 1988年,国家教委确定上海市和浙江省率先进行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浙江省承担了面向农村地区学校使用的教材研制任务。浙江省决定在初中开设综合理科性质的《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在中观层次上,已经注意到物质不同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从自然界整体出发,以一定的线索将各学科内容串在一起,而不是将各学科机械地强捏在一起。浙江的《自然科学》将“人与自然”作为核心概念,以“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身,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自身”为主线、科学方法为副线,将各学科内容串成一个整体,强调各学科在认识人与自然方面的联系。[1] 在微观层次上,浙江的《自然科学》采取了不同的综合方式,有以课题为中心进行组织的,也有以统一的科学概念综合各学科有关内容的,还有以科学方法进行组织的等。虽然综合的程度也不是很大,但在一个主题或概念下的确综合了各学科的内容,如第一册第一章以《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为题,综合了生物和非生物、物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自然界的运动等方面的内容。 (三)上海的《理科》课程 在1988年国家教委在确定浙江省研制面向农村地区学校使用的教材的同时,也责成上海市承担面向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地区、适合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使用的教材研制任务。上海市的义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在7—9年级开设《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