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教育研究领域出现了回归生活世界的呼声。对于这种呼声,有人持肯定的态度,也有人持否定的态度。为什么会出现褒贬不一的看法?很大一部分在于人们对生活世界的理解不同。我们认为,教育实践的生活世界转向是一种值得肯定的事实。因为,人是一种生成性的存在,而生活世界是人的自我生成之域,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实质上就是走向现实生活中的人。因此,教育实践的生活世界转向是一种无法回避、不可忽视的趋势。 一、生活世界:人的自我生成之域 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教育理论中的“生活世界”概念是从哲学中引入的,因此,只有回到哲学中,我们才能弄清楚生活世界的原初含义。 (一)生活世界理论的已有论说 谈论生活世界,我们不能绕开胡塞尔。尽管“生活世界”一词并非是胡塞尔的发明,在胡塞尔之前,很多人就使用过“生活世界”这一概念。① 但都没有对“生活世界”一词的含义进行明确的界定。到了胡塞尔那里,“生活世界”才真正成为了一个学术概念。虽然“生活世界”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但从胡塞尔的相关言论中,我们还是能够把握其精神主旨的。 从目的上看,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的主旨在于拯救急剧恶化的科学和哲学危机,进一步说是拯救人自身的危机。胡塞尔认为,在现代社会,不断取得成功的科学潜伏着危机,科学危机表现为它丧失了生活的意义,丧失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更为可怕的是,人们对此却毫无觉察。对此,胡塞尔批判说:“现代人让自己的整个世界观受实证科学支配,并迷惑于实证科学所造就的‘繁荣’。这种独特现象意味着,现代人漫不经心地抹去了那些对于真正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只见事实的科学造成了只见事实的人。”②P5~6 在胡塞尔看来,科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科学危机在根本上就是哲学的危机,就是人性本身的危机。为了摆脱这场危机,根本的出路在于哲学的生活世界转向。 从特性上看,生活世界具有非课题性、奠基性、直观性和主观性。生活世界的这些特性是相对于科学世界而言的。非课题性意思是说,生活世界是一个具有原初自明性的领域,它是一个永远事先存在的世界。人在这个世界中生活,却不把这个世界当作一个普遍的课题来探讨。而科学世界则是一个课题化的世界,课题化其实就是抽象化,就是抛开主体的主观性和文化特性,纯粹地以量化的方式来看待事物。“这种抽象的结果使事物成为纯粹的物体,这些物体被当作具体的实在的对象,它们的总体被认为就是世界,它们成为研究的题材。”②71 奠基性意味着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生活世界之于科学世界的奠基性,一方面是指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源泉,它为科学研究提供不可或缺的素材;另一方面是说,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价值和意义得以彰显的最终依据,科学世界的有效性最终要到生活世界中去验证。因此,科学世界是离不开生活世界的。然而,在现实中,科学世界在发展过程中却遗忘了鲜活的生活世界。对生活世界的遗忘,正是科学和哲学的症结所在。直观性意味着生活世界是一个可以直接知觉和体验的人之存在领域,是一个直接摆在我们面前,是我们触手可及的现实世界。生活世界的直观性同时也就伴随着主观性,因为生活世界是一个可以直观的世界,由于个体自身的差异,每个人所“看”到或者所认识的生活世界都不同,因此与客观的科学世界不同,生活世界是一个属人的主观世界。对此,胡塞尔说:“我们生活在自己的具体的周围世界中,而且我们的一切关注和努力都指向这个世界。”③P138 基于对“危机”的根源以及生活世界特性的深层洞察,胡塞尔向人们发出了返回到生活世界中去的强烈呼声。胡塞尔的这一呼吁对哲学乃至教育的生活世界转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胡塞尔阐发他的生活世界理论的时候,维特根斯坦也提出了他的回归生活世界路径。在维特根斯坦那里,“生活形式”是一个与“生活世界”类似的概念。与胡塞尔的初衷一样,维特根斯坦提出生活形式的目的也在于拯救时代的危机。他曾经明确地指出,“时代的疾病要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来治愈,哲学问题的疾病则要以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来治愈,而不是用某个人发现的药物来治愈。”④P203 生活形式指的是什么?概括地说,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1)生活形式是人类继承下来的共同文化背景;(2)生活形式是“自然历史”的一部分;(3)生活形式指的是人类的共同行为;(4)生活形式是习俗和习惯⑤。如果从精神上来对生活形式进行总体把握的话,我们可以认为,生活形式就是人的各种现实生活的总和,就是人生意义得以生成和彰显的依托之所。 探讨生活世界问题,我们还不能忽视哈贝马斯。哈贝马斯在批判和改造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的基础上也提出了自己的生活世界思想。在哈贝马斯那里,生活世界是作为交往行为的互补性概念出现的。生活世界指的是什么?哈贝马斯说:“生活世界似乎是言语者和听众在其中相遇的先验场所,在其中,他们能够交互地提出要求,以致他们的表达与世界(客观世界、社会世界或者主观世界)相协调;在其中,他们能够批判和证实这些有效要求,排除他们的不一致并取得认同。”⑥ 交往行为是植根于生活世界之中的,生活世界是交往行为的背景,是交往行为有效性的保证。 为什么生活世界能够保证交往行为的有效性?这是因为生活世界具备交往行为所需要的背景知识。在哈贝马斯看来,生活世界具有这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绝对明确性。生活世界是一种人们非常熟悉的但往往又不能引起人们思考的知识,即胡塞尔所说的生活世界的自明性、非课题性;第二,总体化。生活世界的总体化,是指个体的生活历史、生活形式和其他主体的生活历史、生活形式的相互交织、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一个集体共同居住的总体化的生活世界。第三,整体性。生活世界是由多种要素相互缠绕在一起的整体,它就像一个看起来非常透明却难以穿透的“灌木丛”。⑦P79~80 生活世界是交往行为的背景,也是交往行为的产物。“生活世界是日常交往实践的核心,它是由扎根在日常交往实践中的文化再生产、社会整合以及社会化相互作用的产物。”⑦P86 这意味着生活世界和交往行为不是单向的依赖关系,而是一种双向建构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