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印度、新加坡、墨西哥等国国家党政体制述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宜春,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合肥 563000 李宜春(1972—),男,山东冠县人,管理学博士后,教授,研究方向是政治、公共管理等。

原文出处: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日本的自由民主党、墨西哥的革命制度党、印度的国民大会党和新加坡的人民行动党所采用的党政体制模式特色和功能各异。评价党政体制的优劣,关键是看它能不能同时充分行使利益表达、利益综合的政治功能以及政策输出、政策执行的行政功能。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154(2007)02—0010—04

      日本、印度、新加坡、墨西哥等国的党政体制是一种独特的民主政治,即结党自由,公民享有选举权,各党竞争,即使这种竞争是形式上而非实际上的。同时各党的政治能量在现实中是不相等的,其中有一个居于明显的优势地位,具有压倒性的政治能量,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形成了一个“一党独大”的政治格局。但是,这个党又基本上不是靠强力来限制其他政党的活动,各政党之间是竞争的关系。“独大”可以表现在多种层次上,如选举、议席分配、政府组成或者影响政府政策输出。“独大”的一党,也即“占统治地位”的政党或“支配性”的政党等。较为典型的这类政党,是日本的自由民主党、墨西哥的革命制度党、意大利的天主教民主党、印度的国民大会党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要明确说出一个国家究竟适宜实行什么样的党政体制是很困难的。动员型的政党对国家和社会具有很强的统制力和渗透力,行政体系自然也难以避免政党的深刻影响。而在竞争性政党体制中,党政权力的分离则是具有普遍性的。具体到这几个国家,各国党政体制也不尽相同。意大利党政体制无疑最为符合西方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制度的标准。总的来说。自民党、革命制度党和人民行动党的党政体制模式对一党独大地位的维持和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稳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以下对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党政体制进行系统的分析,以便对我们思考党政体制模式有所启示。

      一、日本的党政体制

      美国学者赖肖尔认为,日本自民党由于派系的相互作用而使之成为一个有效而灵活的政治组织,为日本自民党的政权稳定提供了一种功能补偿性的制度安排。[1]P308 这是自民党最突出的特色。政党总是以追求政权为目标的,对政治权力的控制或参与,是政党的政治功能之一。而一旦争取到了这样的地位,政党内部的一部分人要直接出任政府公职,这些人可以称为政务派或者说官僚派;而其他人则仅仅从事党务,并不出任政府公职,这些人可以称为党务派。自民党派系可分为官僚派和党务派。官僚派中的骨干分子都是政府要员,不少人来自大藏省和经济企划厅。它们拥有强大实力,在选举中常常占有优势。而那些主要依靠政党组织步步高升的人物所领导的派系,被称为党务派。虽然后来随着自民党各派系头面人物日益频繁地交替担任党、政要职,官僚派和党务派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党、政之间因权力之争而产生的矛盾,仍然是自民党派系斗争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是与日本独特的政党政治分不开的。在日本,自民党不仅在大选和议会活动中发挥作用,而且直接参与执政,在政策的制订、政体的运作、人事任命方面都处于举足轻重的作用。首相推行内外政策也有赖于本党领导集团以及组织体系的支持和配合。因此,除总裁之外,自民党的高级领导职务也很显赫,不亚于内阁大臣。同时,自民党总裁任期短,更换频繁,而有权决定新任总裁人选,并有可能登上总裁宝座的往往是党内的一些高级负责人。这样就使得自民党在组建每届政府的同时,也大规模改组党内领导机构。也就是说,自民党是把内阁席位和党内高级领导职位摆在一起进行分配的。自民党的干事长、总务会长、政务调查会长被称作“党内三巨头”。其政治地位相当高,与重要的内阁大臣属于一个重量级。由于总裁经常从“党内三巨头”特别是干事长中遴选,而没有担任过党内高级职务的人很难担任总裁和首相,所以,从仕途发展的角度来看,党内高位对于一切有心问鼎首相宝座的人更有吸引力。事实上,内阁的组建和党的领导机构的改组总是同步进行,“党内三巨头”也和内阁的大藏大臣、通商产业大臣、外务大臣等重要阁员的职位一样成为各派系的首要争夺目标。这种现象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是绝无仅有的。由大臣而升为党内三巨头,由三巨头而升任总裁、首相,这是战后日本政治的一个通例。这种由自民党的党魁——总裁代表的派系,常常是自民党的“官僚派”。自民党真正的“党务派”,是指没有经历大臣、党内三巨头职位而径直出任总裁、首相的,他们通常是处于劣势的。

      应该说,日本的党政体制是很有特色的。许多人把它看作“党政合一”的体制。在日本,多数在野党和不少学者强烈反对自民党直接介入政府方针政策的制订和政府运作,认为这种“党政合一”模式使得在野党很难取代自民党上台执政。一些西方人士如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对此也持批评态度,认为它还不是标准、完善的多党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向欧美的政党体制演变。但日本的党政体制自有特色,即把执政的重点放在内阁的组建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制订上,并不具体介入政府的运作及其内部事务。自民党只提出内阁成员及政府各部门负责人的人选,而不决定高级文官以及国家公务员的任免。日本有比较完善的文官制度,从政府基层公务员的招聘,到文官的考核、晋升、罢免,都自成体系,自行运转,相对稳定,不受内阁更迭和自民党方针政策变化的直接影响。凡属文官范围内的人事变动,都由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处理,自民党只能间接施加影响,不能直接介入。此外,自民党只负责审议制订政府的方针政策,但并不具体领导政府的运作,并不管理政府各部门的实际工作。自民党主要通过本党人员组成的内阁来全权领导政府的各项工作。另外,除自民党总裁之外,其他人员均不兼任党政要职。总裁出任内阁首相,但主要精力放在政府工作方面。党内的其他领导人,包括副总裁、于事长、政务调查会长总务会长,都不兼任政府职务。他们一旦入阁,便要自动放弃党内的高级职务。这些都保证了党政职责相对分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