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又称诠释或解释,作为认识方法,它是主体通向客体的中介。它决定于主体的目标及对客体性质的认识。课程改革目标的明确,新课标对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性质的认定,决定了教学方法的趋向,阐释学原理及阐释学方法自然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接受与运用,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与运用阐释方法,便成为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积极阐释的类别与功能 所谓“积极阐释”,是指具有积极意义、发挥正面作用的阐释。它大体有三类:从过程看,有循环阐释;从内容看,有创新阐释;从方式看,有体验阐释。 (一)循环阐释 何谓循环阐释?其一,整体与部分的循环。阅读是从部分见整体,又从整体见部分,既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又是一个上升的过程,在操作方法上具有辩证统一的因素。具体来说,要了解作品中词语的意思,必须了解作品整体,要了解作品的整体,必须了解单个词;要了解作品,必须了解作者的创作心理,要了解作者的创作心理,必须了解作品;要了解作品的美学规范,必须了解作品的属类,要了解作品的属类,必须了解具体的作品。就是说,阅读体验的生成必须以语言为中介和桥梁,综合性阅读与整体性感受,都离不开语言的了解。要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就要了解部分的内容;要了解部分的内容,必须了解整体的内容。其二,阐释中理解与经验的循环。理解必须有一定的经验基础才能更深入,但经验又以理解为前提。这说明阐释不是内在的封闭性的自我循环,而是开放性的。这种认识我国古已有之,钱钟书先生早有相关论述,并将这种方法称为“蛇衔尾”。① 循环阐释是实现感悟的途径。语文教学中文本的循环阐释是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论的基本过程。这就是在循环阐释过程中使“道”之深沉和“文”之精妙达到完美统一。具体的方式,有整体性循环阐释,如“文—道—文”或“道—文—道”的循环;有局部性循环阐释,如“字—句—字”或“句—字—句”的循环。 要注意避免恶性循环。恶性循环是一种简单循环,无阐释主体的积极投入,无实际价值,只是复制前人的循环过程,却没有水平的提升和质量的增殖。克服恶性循环,首先需要主体全身心投入,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必须始终从文本出发清理“先有、先见与先行把握”,从而保障阐释的科学性。其次,需要理论指导。理论上的自觉意识会增强进一步阅读的快乐和自由。在进行理论分析后,阅读主体会感到新的快乐,发现新的美妙之处。所以,应该既对感性的领悟又对理性的论辩做出解释,这样才能提升阐释的水平与层次,而不至于低水平重复。 (二)创新阐释 阐释必须创新。对学生来说,创新阐释就是思维的发展,就是生命的成长。尽管几乎所有被视为经典的教材都已经被研究透了,要想在这个研究领域取得成功,有所创新,很不容易,但是学生的阐释创新与批评家的阐释创新并不是一回事,只要有高出自己原有水平的认识,就是创新,就是成长;只要对前见有所补充,就是创新,就是发展。教师的任务是鼓励学生不断创新,不断标新立异。阐释创新首先要解决认识的问题,要从以下方面认识创新的可能性与方法论: 要正确认识作品的开放性。这是阐释有所创新的前提。所谓开放性,就是视野的开放,即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与阐释作品。因此,在阅读时,要鼓励学生放开视野,因为创新的发现实质上是新视角的发现。但是又必须从作品出发,因为文本的阐释创新受到文本的制约。因此必须摆正文本的权利与诠释者的权利之间的辩证关系。 要认识阐释是一种精神上的解放。它在文本“后面”挖掘,以发现作为真实文本的潜文本,这就是创造,就是对文本的创造性理解与独特性认识。阐释本身必须在一种历史观中来加以评估。在某些文化语境中,阐释是一种解放的行为。它是改写和重估死去的过去的一种手段。 要实事求是。阐释不是为作品唱赞歌,应该有好说好,有坏说坏。要在切实作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前提下,更多地关注作品的形式。“如果对内容的过度强调引起了阐释的自大,那么对形式的更广泛、更透彻的描述将消除这种自大。”② 其次,需要一套描述性的词汇,而不是规范性的词汇。最好的批评,而且是不落俗套的批评,便是这一类把对内容的关注转化为对形式的关注的批评。这是对文学作品由阐释到鉴赏的关注点的转移。 要有正确的态度。创造性的阐释并不是四平八稳的阐释。斯特尔顿说:“一种批评要么什么也别说,要么必须使作者暴跳如雷。”③ 我们尤其应该理解与宽容学生说的过头或过激的话。 (三)体验阐释 体验同阐释密切相关,阐释是对体验结果的陈述。所以,有人把“文学阐释学”称为“体验阐释学”。语文阅读中,由于文本的体裁不同,阐释的方法也不同。有的要用抽象阐释方法,如说明、分析、论证,有的要用心理阐释方法,如感悟、体验、涵泳、体会。语文教材大部分是文学作品,所以体验阐释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我国传统阐释学也十分强调感悟、体验与体会,要求通过涵泳、玩味等获得对作品的理解。 二、消极阐释的类别与避免 所谓“消极阐释”,是指具有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的阐释,包括割裂阐释、错误阐释、不足阐释和过度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