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服务型教育政府的构建 田华 20世纪后半叶以来,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由于过分强调等级、集权、计划和直接控制主义,导致了效率低下、腐败滋生等问题,引发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面对传统行政模式的弊端,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始以新公共管理模式取代旧公共行政模式,以提高政府效率,与此同时,教育领域也掀起了一场以市场化、民营化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教育伦理、政府管理教育的公共职责都或多或少地疏离了公共利益这一中心理念,过度的市场化降低了教育服务的公共性,使公共利益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根据新公共管理的理念和要求,我们要以公共利益、民主治理为核心理念,构建服务型教育政府,在实践中力求通过构建服务型教育政府来不断完善政府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责,以弥补新公共管理的不足。 摘自:《中国教育学刊》(京),2006.8.6~9 对“教育产业化”争论的再思考 宁本涛 随着市场经济发育的逐步成熟,通过市场对教育的有限介入来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已经成为现代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处理公益事业与市场关系的行为模式。市场的有限介入既实现了一部分教育投资人的利益,同时又满足了社会成员对教育的多元化需求,因而实现了公益。然而教育的市场化公益行为必然引出教育的营利性问题,把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诸如“违背教育规律”、“破坏教育公平”、“学校乱收费”等现象归结为教育产业化的论点是值得商榷的。此类问题的产生,并不是教育产业化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社会转型期教育改革的制度失范以及不同教育主体的价值与利益冲突所导致的。 教育产业化的关键并非是资源配置的市场化革新,它还涉及到现代社会变革中教育与市场、政府关系的变革和人们传统的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摘自:《当代教育科学》(济南),2006.18.7~9.13 论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与中国知识 李政涛 中国教育研究虽然是以中国社会和中国人为研究对象,但其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却几乎全是西方的或西方式的,百年以来,许多研究者为中国教育研究的本土化做出了努力和贡献。 教育研究的本土论问题,归根到底是教育研究的知识论和方法论问题。中国教育的经验与知识是根植于中国人之社会、文化、历史及学术传统之中的,这种研究强调中国人、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及中国教育自主性的教育研究。“中国人及其文化传统”成为中国教育经验与教育知识的可能性的基本前提,也是其存在的根基所在。中国经验与中国知识的存在形态,主要包括文本性存在、生命性存在和过程性存在。作者提出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与中国知识的命题,其宗旨和意义,一是追寻以“中国人”为基点的教育研究;二是为人类教育学界作出中国人的贡献,只有源于民族性的当代中国教育研究成果才可能成为世界性的、对其他国家的教育研究有借鉴意义的重要资源,从而成为国际教育界和教育学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摘自:《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06.9.22~27 论教育投入的结构及基本特征 胡弼成 王莎 教育投入是指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进入教育领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教育投入的结构从内至外涵括三个层面:精神性投入、政策性投入和物质性投入。精神性投入是教育投入的核心,指学习者和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政策性投入是人力与物质相互转化的中介,由于教育政策对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党和政府对教育领域的政策性投入,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左右着教育的发展进程;物质性投入是教育投入的条件与基础,也是人力投入在教育活动中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教育投入从性质上看,具有生产性和消费性二重特征;从形式上看,呈现出多样性特征;从地区看,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从时间看,具有长期性和传递性;从收益来看,具有长效性、间接性以及多效性;从供需来看,存在供需矛盾性等特征。认识和掌握教育投入结构及特征,对完善教育政策,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黑龙江高教研究》(哈尔滨),2006.10.4~7 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多重障碍 王少非 尽管教师职业距公认的专业标准尚有很大的距离,但专业化将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取决于教师的自主引导和自主发展,然而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发性障碍在于教师职业缺乏公认的、具有学术上的一致性的知识和规范;教师专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表现为当前教师资格、教师任用、教师职级、教师评价和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存在许多不尽合理之处;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性障碍表现为教师职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规范、信念和价值观构成了教师群体的职业文化,其中的一些消极成分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障碍;教师专业 发展中也有一些事务性障碍也极大地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 摘自:《教育理论与实践》(太原),2006.10.31~34 我国素质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困境 赵枫岳 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素质教育研究和实践取得大量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困境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没有最终界定,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进展;②教育理论界关于素质教育改革理论先行还是实践先行的争执直接影响素质教育改革的进程;③教育评价手段的简单化状况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素质教育实践的推进和评价体系的完善仍需克服大量的困难;④对素质教育改革的系统性、社会性认识不足,社会条件准备的程度从根本上制约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度;⑤建立社会对教育公平的信心,逐步消除社会对改革现行招考制度后能否保证考生升学机会公平的顾虑是困扰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也是教育部门,更是社会管理机构必须攻克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