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师道观研究

作者简介:
赵俊杰,刘卫彬,河北师范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91;   韩凤英,隆化县第二中学;河北 隆化 068150   赵俊杰(1962-),男,河北饶阳人,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

原文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内容提要:

先秦儒家以孔丘、孟轲、荀况为代表,他们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有丰富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古代师道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探讨孔子、孟子、荀子以及《学记》在师道观方面的内容、地位和作用,不仅有助于对先秦儒家师道理论的进一步认识,而且对当今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借鉴作用。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13X(2006)04-0035-05

      先秦儒家对教师作了全面的阐述,构成了较为完整的师道理论。对此,教育史界同仁在论著中虽多有提及,但很少有人著文专门研究。本文拟从孔子、孟子、荀子以及《学记》有关师道的论述中,对先秦儒家的师道观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对提高当今教师素质有所借鉴。

      一、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孔子成功的教育实践证明了教师的重要作用。他毕生从事教育工作,有弟子三千,著名者72人。他们开始地位较低,也缺乏教养。譬如:颜回“穷居陋巷”,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1] (P59)仲弓为“贱人”之子,家“无置锥之地”;[2] (P84)子路是“卞之野人”,为人粗野;[3] (P2191)闵子骞冬天没有御寒的衣服,“以芦花衣之”;原宪、曾参也都穷困潦倒等。但经孔子“披文学,服礼义”的教育而“为天下列士”。[2] (P568)这不仅对当时政治发生了重大作用,而且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孟子充分肯定教师的地位。认为当教师是君子的责任,他把国君和教师并列,“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4] (P31)甚至把师凌驾于君之上,所谓“是王者师也”。[4] (P118)孟子把教师地位抬到了空前的高度,反映了战国时期“士”阶层地位的重要和要求参政的强烈愿望。

      孟子把教师的作用概括为“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4] (P188)即道德修养高、有才智的教师不断以自己的德行才智培育、影响他人,社会就会有更多的贤才,突出了教师的育才作用。主张“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4] (P320)学生掌握技能应重练习,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它反映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引路人,而不起决定性作用。

      荀子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地位。他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2] (P395)把教师与“天”、“地”、“君”、“祖”并列,宣称“天地”是生物之本,“先祖”是族类之本,“君师”是统治人民之本。在中国教育史上这是第一次,体现了荀子尊师重教的思想。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面。他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2] (P26)“礼”是用以矫正人的思想行为和维护社会安定的根本,但没有教师,“礼”的这种作用便无法实现,就会形成“上无君师,下无父子”的“至乱”[2] (P155)局面。他认为,教师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兴亡。“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2] (P576)是否重视教师,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荀子把它作为一条规律概括出来,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其次,教师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人无师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2] (P131-132)可见,有无“师法”对人的发展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荀子强调教师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有其认识上的和社会的根源。从社会根源看,战国时期,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他们精通古代的文化典籍,是文化领域里的学者。在百家争鸣中,他们创立学派,宣传自己的主张。加之当时生产力还较落后,纸没有发明,简策缺乏,要学习知识,没有老师的言传身教是不可能的。从认识论角度分析,第一,荀子认为当时所用教材——“六经”存有严重不足。“《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2] (P8)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就必须从师学习。“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2] (P8)。离开师教就不会有这样的学习效果。第二,荀子是“性恶论”的首倡者,“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2] (P488)为了弃恶从善,只有亲近“正礼”的教师,否则就不能“化性起伪”,转恶为善。“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2](P132)无师就会放纵恶的本性,成为坏人。从师受教则可克服恶性,变为贤人。

      《学记》作为我国和世界第一部教育学专著,给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5] (P99)“当其为师,则弗臣也”。[5] (P99)更突出了教师的地位。把教人“为长”、“为君”之道作为教师的任务,意味着教师就是培养具有治国平天下之术的统治者。

      先秦儒家对教师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孔子以其成功的教育实践证明了教师作用的伟大和地位的崇高。孟子开始意识到教师的作用,对教师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荀子则对教师的地位、作用作了全面分析,把教师与天、地、君、亲并列。《学记》作者进一步强调为师便可“为君”,“为师”是“为君”的条件。这就是先秦儒家对教师地位和作用认识的基本轨迹。

      二、教师条件

      先秦儒家对教师条件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良好的道德品质

      孔子认为,教师必须具备“仁”的品质。他对曾在西河讲学的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1] (P59)“君子儒”和“小人儒”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师,君子儒指道德品质好、胸怀广阔的教师。“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1] (P36)“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准则,教师理应具备,否则,便不是合格的教师。

      孟子在孔子“仁”的基础上,大倡“仁政”学说。在道德修养上主张“反求诸己”、“改过迁善”、“磨炼意志”、“持志养气”、“存心寡欲”,看似这是对学生的德育内容,实则也是教师首先应具备的品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