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教育理想的内涵 尹艳秋 教育理想是一定的主体依据其价值观在对教育现实否定性评价的基础上,以教育的客观事实和教育发展的必然性为依据,对教育活动的希望、追求和向往。教育理想是支配教育生存和发展,并体现教育发展规律及趋势的观念系统,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教育理想必然存在着差异。 教育理想作为理想的层面之一,它必然体现和反映理想的内涵和特征,但是教育理想作为与教育现实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同时具有超前性、批判性和导向性的特征。教育理想与理想的教育、教育目的以及教育价值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昭示着人们对教育的终极关怀。 摘自:《现代大学教育》(长沙),2006.2.31~34 知识就是幸福吗?——关于教育中知识问题的讨论 刘国艳 幸福是人的主观体验,是人对自己的生活状态的满意度,在有知识社会之称的今天,知识之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充分地显现,在不知不觉中,人们把知识与幸福之间划上了等号:知识可以带来世俗意义上的幸福以及精神层面的幸福。但是,如此理解知识与幸福的关系并没有给人生带来幸福,反而遮蔽了幸福的意义。 在对人的幸福感的研究中,自我实现目标的完成、物质财富与幸福感的关系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紧密,当经济收入达到一个水平后,它与幸福感就不再成正比上升的关系,增加财富并不意味着增加幸福。也就是说,知识可以增进人的幸福但其本身并不等同于幸福,知识是使人幸福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 摘自:《当代教育科学》(济南),2006.7.3~5 教育产业与人力资本的现代理论分析 王静 世界经济正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成为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教育产业通过提高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提高又促进研发能力,从而产生持续的内生经济增长。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优化,优质人力资本能迅速集聚大量物质资本,知识对个人和国家命运具备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和决定力量。 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把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本开发作为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持系统和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国际与国内环境下,应保持全社会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改革教育投资体制,确保中国的国民教育体系发挥先导作用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摘自:《前沿》(呼和浩特),2006.6.81~83 《美国竞争力计划》——布什政府科研与教育发展新蓝图 侯威 近年来,美国的创新地位受到了挑战,其根源在于教育质量的下降。2006年1月31日,布什宣布实施《美国竞争力计划》,以鼓励经济领域的全面创新,并为美国儿童打下坚实的数学和科学基础。布什提出了确保美国竞争力的三大举措:①将今后10年用于物理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经费增加一倍;②对从事科技研发的企业实行永久性的税收优惠政策;③鼓励更多的学生学习数学和科学课程,并确保课程的难度与其他国家不相上下。 为确保《美国竞争力计划》的成功,布什政府在教育领域制定了几个配套的改革计划:高中改革计划;国家安全语言计划;教师培训计划;建立国家数学小组;小学数学行动;中学数学行动。 摘自:《世界教育信息》(京),2006.5.7~8 论道德教育研究中的科学精神 沈嘉祺 科学精神有丰富的内涵,它泛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的关于科学探究活动之中的基本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 道德教育研究中是否需要科学精神,与人们对道德存在的认识密切相关,当人们认为具有普遍、永恒的价值与道德准则时,实际就肯定了道德研究中的科学精神。道德研究中科学精神的失落意味着道德将会走向虚无,其结果是整个人类精神大厦的倾覆。从道德起源和历史发展来看,道德具有抽象、一般、绝对和永恒的特点,而且个体道德内化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道德教育研究具有科学研究的特点,需要研究者具有科学精神。 摘自:《宁波大学学报》:教科版,2006.1.56~59,65 论教育关怀的制度安排 梁明伟 教育关怀是与创建学习型社会相一致的现代教育理念,作为一个现代教育理念,教育关怀更多的关注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为每个人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起点,以改变所有人的生存状况,是教育关怀的应有之义。 教育关怀是一种政府责任,只有政府才能相对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进而在教育制度层面保障教育关怀。政府作为教育关怀的主体,应该在教育制度和政策层面对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予以宏观调控,将教育资源作相对合理和公平的配置,以保证大多数人具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无论是保障起点与过程的平等还是保障每一个人都得到平等参与教育过程和均等的学业成功机会,都有赖于政府建立和完善公平的政策和规则体系。可选择性、以人为本、机会均等和差别对待是教育关怀在制度安排方面的有效原则。 摘自:《教育科学》(大连),200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