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化德育的基本内涵与现代价值

作 者:

作者简介:
冯铁山,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文史系副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访问学者。

原文出处:
教育评论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诗化德育思想的发展源远流长。其以使德育焕发诗意魅力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生道德境界为价值取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诗教”与学校德育融成一体,让学生在诗意文化的熏陶下,学会用诗意的眼光审视生活,从而自健其德的主体化、生活化、审美化的教育活动。诗化德育在发扬学生德性、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一、诗化德育的基本内涵

      诗化德育,符合“大力推动思想道德建设的改进创新,重点在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三个方面下功夫”的精神。① 诗化德育作为一种弥补理性德育不足的模式,根据诗化的本质特征与作用机理,其基本内涵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诗化德育的“诗化”不是学生地位的“淡化”,而是“主体化”。德育的主体化是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按照学生的自然天性,在德育的组织和实施中,调动和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让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旺盛的想象力,具有诚挚的情感,保持独立个性,对自然、社会、自我充满幻想,充满热情,怀着诗意般的生活态度,从而优化其人文品质,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加辽阔、清醒、充实。所谓自主性,是指在德育实施活动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和践行道德活动,亲历体验道德成长时候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所谓能动性,指的是学生始终处在德育的轴心地位,并在德育过程中能动地认同德育观念、能动地接受德育内容、能动地认同德育方法等自我塑造的特性。所谓创造性,是指学生在看待世界时能够将现实与非现实、理性与情感、时间与空间都凝缩于自己的身心之中,将旺盛的生命力化作同情,分赠给世界万物,凭着生命的本能自主选择生活、改善生活、创造生活。在以往的理性德育模式实践中,普遍存在忽视学生自主性,把受教育者单方面看成是被动接受社会规范的容器,将德育视为完成这一任务的工具,导致潜藏在他们心中的诗情、诗意、诗心、诗性得不到挖掘、勃发、壮大,不能对现实保持一种新鲜活泼的感情体验,从而内在地推动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对生命意义创造性的感悟。现代德育的理论与实践已经证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借助自己的智慧努力探索,不断感受、觉解以及建构的过程。弘扬与尊重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是德育自身运动规律的必然要求。诗化德育,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按照人的特性在德育的组织和实施中引发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引导和帮助受教育者自主地审视自我与自然的关系、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谋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与和谐,最终达到了发展和完善学生思想品德的目的,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诗化德育的“诗化”不是德育的“虚空化”,而是“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就是师生双主体以立足于现实与可能生活的行为经验与规则作基础,通过诗意文化这一导体的多元互动过程,共同蕴蓄人生激情,积淀人生哲理,构建诗意人生。它直接面向实然的“生活世界”,也指向应然的“理想世界”,既注重编码化明示性信息的言语表达,也注重非编码化隐含经验类缄默信息的内在体悟,是“诗情、诗思、诗理、诗语”与“德知、德情、德意、德行”的高度融合。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认为,人的生长世界可分为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学生的德育便是由生活世界的德育和科学世界的德育构成的。生活世界是构成学生各种道德素材的主要来源,是促使学生融会道德知识、建构道德意志、涵养道德情感、实践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受理性思维模式的影响,人们过分关注人的科学世界,相对忽视生活世界对学生德性养成的意义与价值,致使德育目标脱离青少年的生活实际而变得过于理想化、成人化。由于德育是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的,缺乏生活的情境性,致使灌输式、说教性的德育手段和方法大行其道;德育内容虚空成抽象的规则与条例,致使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缺乏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众所周知,生活是学生德性发展的主要途径。诗化德育立足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学生在生活中遭遇的、体验到的问题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诗化的生活情境中感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世事哲理,顿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独思卓立,以及习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融合与超越。学生在获得精神归宿的同时,投射给世界、自然、人类以诗美的光辉,使之在自然的人化与人的对象化过程中永葆童真、童趣。这意味着德育由祛魅的所谓科学世界返回到灵动的“生活世界”;意味着学生合情合理合法的需要与社会需要及客观规律的和谐;意味着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融通互摄中得以和谐生成。

      诗化德育的“诗化”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通过学校德育“诗歌化”,实现学校德育“审美化”。所谓德育审美化,就是指德育主体通过艺术化的手法与手段,对德育客体、德育导体、德育过程进行艺术性的改造。同时,把德育内容美、德育活动美、德育形式美的欣赏和创造和谐统一起来,引领学生浸润在诗意般的道德情境与氛围之中,深刻体验道德情境所包含的道德意蕴,从而在德育过程中进一步确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精神力量,升华学生的道德境界,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谐发展。由笛卡尔时代建立起的知识与价值、科学与宗教分离的“二元对立”的科学理性分析思维模式,在推动人类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促进科学、技术高度的发达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伴随着物质文明的飞跃发展,人们始终有挥之不去的精神焦虑,主要表现为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价值追求取代了精神的、审美的和超功利的价值追求。作为开启和传递人类智慧和文明的德育,也因生存竞争的严酷而异化,人们正成为注重实利而相对忽视意义的单向度发展的平面人。诗化德育以培育完整人格或全面发展且具有自由个性的人为目的。在这里,德育不再是道德的生硬灌输,而是用诗般的情感唤醒人们沉睡的诗性,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活生生的人生体验和智慧,尊重他们的独立的认知、情感和价值选择的自主性,它所追求的是超越了传统德育活动中片面的实际功利,摆脱了现实功利主义价值追求的羁绊,使得德育能够更深刻地介入和把握人生,因而它总是同一所学校的总体审美意识与精神、教师与学生群体的理念和审美理想紧密相连,同多数人的志向、崇高的思想境界、文明善良的精神风貌和高雅的审美情趣相结合。诗化的德育,不只是单纯的娱乐和个人情感的宣泄,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诗意情境里的理性升华和崇高精神的凝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