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课程改革中类主体本位的确立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光陆,山东经济学院外语系讲师。

原文出处:
教育评论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20世纪即将结束之时,我国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众所周知,任何课程建构若不优先考虑价值取向问题,没有哲学价值论的引领,都将陷入盲目和混乱,从而以失败告终。所以,新一轮课程改革需要新的哲学价值论的引导。

      在课程发展史上,存在三种基本的传统的课程价值取向: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和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这三种课程价值取向虽然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且也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但同时也各有其局限性。知识本位课程过分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认为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个人生活的,并且经常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社会本位的课程,认为社会是最为根本的,社会的价值是绝对的,个人的教育必须以社会进步和发展为目的,忽视个人的需要和兴趣。个人本位的课程强调儿童不仅是课程的出发点,而且是课程的落脚点。将课程的基础全部建筑在个人和儿童本能兴趣之上,这无异于将人类教育活动降低到生物、动物的活动水平,至多也只是人的日常活动水平,在逻辑上最终将导致否定和取消教育活动存在的意义。类主体本位的课程能够克服这三种传统课程价值取向的局限性,取其合理之处,其将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

      主体间性是在原有的主体性理论遭遇困境的条件下提出来的。由于原有的主体性理论是建立在自笛卡尔以来所确立的“主体—客体”框架的基础之上的,其根本缺陷在于它是单主体,忽视其他主体的存在,使主体性具有排他性和专断性。由于人所处的关系不只是与客观对象的关系,在更多的时候,人面对的是与他相同的有思想、意志、情感、个性的人。他们之间不只是存在着认识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交往关系,从而形成主体的社会交往性。人的社会性是社会内在于人、形成人的过程中,在人性上的深层体现,是人的合作、同情、理解、关爱等诸种类主体意识的整合。主体间性超出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模式,进入了主体与主体关系的模式。正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完整的、主动的交互作用,形成了社会。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体的个性不断得到尊重、完善与提升的过程,个人只有具有了社会性,才能成为类主体。“类主体就是人的自觉的存在状态,是一切个人都自觉为人的存在状态,是在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人和人达到了自觉融合的存在状态。”对类主体来说,个人存在已纳入他人本质,他人的存在也纳入了自己的本质,这时的一切个体都统一为整体的“类”存在。

      类主体意识,是对建立在个性充分发展基础上的人与人达到自觉融合之存在境界的意识,是人的社会性的本质所在。类主体意识通过主体间的交往来实现,以“主体—主体”的关系取代“主体—客体”的关系。这种主体间的关系,将自我与他者同作为主体,在交往中既有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也有对对方价值的尊重。类主体意识有助于人消除二元思维,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首先,类主体意识强调人的自然性。“人的自然性是自然的存在境界化入人的存在境界、生成人的存在境界的永恒过程中,在人性上的深层表现。”“类主体意识确立起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其次,类主体意识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是群体的动物,社会性、群体性是人格统一性的现实基础,从而把个人与社会、群体有机联系起来。再次,类主体意识强调人的自主性。基于类主体意识的教育活动,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基于平等的原则而进行的对话、交流和协商。在交往活动中,他人是可以平等交往的主体。

      一、知识观的转变与新课程教学的创新

      长期以来,不少西方学者尊奉一种客观范式,即知识的追求是科学家对独立于他之外的事物观察的结果,知识客体和认知主体没有任何联系。认为知识一旦产生,就具有绝对性和确定性。从20世纪后半期开始,三项现代物理学的特殊理论使人们对知识的客观性发出疑问,这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玻尔的互补原理和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这些科学上的发展告诉我们:知识有确定性的一面,也有不确定性的一面,知识不过是人们对世界之意义的一种表征方式。不论从知识发现的过程,还是从所获得的某些结论来看,知识都是某些人基于特定目的,借助特定手段,运用某种方法,从某个角度对世界的某种解释,这个过程不可能是价值中立的。换言之,知识不是完全独立于人认知之外的“客体”,而是与人的存在意义密不可分的。

      从类主体意识的角度来看,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认识主体与客体事物以及认识主体之间的互动形成的,知识是通过多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建构得来的。类主体本位的课程,要变单纯的知识的识记与掌握为知识的建构,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有通过学习主体之间的互动,以及学习主体与知识的互动,学生才能够获得教育性经验,达到自我实现。要变知识的传授为学习主体的发现创造,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可变性和不确定性,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批判精神,鼓励学生对知识的不断探求。只有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正如后现代课程论者小威廉姆·多尔提出的,“课程不只是传递知识的工具,也是创造和重新创造我们文化的工具。”同时,类主体本位的课程认为,主体间的议定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由人类共同体(组群)创造的,世界是社群化的,知识属于共同体(组群)。即使是明显属于个人感性的东西,实质上也是社会化的成果。所以,处于同一社会中的人应互相商榷,共同决定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无意义的以及意义究竟是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