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史研究者的主体意识

作 者:

作者简介:
孙广勇/赵厚勰,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原文出处:
理论月刊

内容提要:

教育史研究者的主体意识是指教育史研究者对自身作为教育史研究活动全过程中的主体的自觉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教育史学术问题所做出的各种认识与判断。在教育史学界,对教育史研究者的主体意识问题一直缺乏关注。而教育史认识中的主观性是不可避免的,承认教育史认识中的主观性是研究教育史研究者主体意识的重要前提。教育史研究者的主体意识水平直接决定着教育史研究的水平。在当前的教育史研究中,如何增强教育史研究者的主体意识呢?首先,我们应该重视主体修养的问题,这是加强自觉的主体意识的基础。其次,要有强烈的教育史学理论创新的欲望和行动。最后,我们应该进一步强化教育史研究者在从事教育史研究活动中的自觉的主体意识。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5)12—0063—03

      主体意识是教育史研究者的素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主体意识是一个源自哲学上的概念。所谓主体意识,“就是人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外部世界和人自身自觉认识和改造的意识。”① 教育史研究者的主体意识是指教育史研究者对自身作为教育史研究活动全过程中的主体的自觉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教育史学术问题所做出的各种认识与判断。由于潜在的认识偏见,史学界往往忽视了主体认识能力方面的研究,不敢承认在历史研究中加强主体意识、发挥史家主观能动性的正当性、合理性。这是一定时期内我国史学沉闷、迟滞、缺乏活力的重要原因之一。②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史学界开始重视对历史认识中主体意识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进入21世纪,研究史家的主体意识的趋势仍在继续和发展。③ 然而,在教育史学界, 对教育史研究者的主体意识问题却一直缺乏关注,更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在这方面明显落后于哲学、史学等其他社会学科。

      一、教育史认识中的主观性与教育史研究者的主体意识

      历史最基本的属性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是史学成为科学的前提。教育史也是如此。历史上所发生和存在过的一切教育事物和现象,无论后人是否承认它,认识它,都改变不了它曾经存在的事实。因此,强调教育史认识的客观性对确立教育史学的科学地位功不可没。然而,与史学研究一样,这种现象走到极端就必然要求教育史研究者在研究中排斥“自我”,消灭“自我”,而教育史研究活动中不渗透任何研究者的主观因素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教育史认识中的主观性是不可避免的。

      为什么说教育史认识中的主观性是不可避免的呢?第一,教育史认识活动的目的性决定了教育史认识中的主观性。历史上的教育事实、教育现象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与现实之间具有关联性。人们是为了解答现实中的教育问题和预测未来而去回忆和思索教育史的。“历史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育史。人们总是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去认识教育的历史,教育史认识活动的目的性表明了教育史认识中的主观性是不可避免的。第二,教育史认识形式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史认识中的主观性。同历史认识一样,教育史的认识客体有三个层次,即教育史原型客体(客观教育史本身)、教育史遗存客体(实物和文字史料)和教育史原型客体的延伸体(现实社会)。教育史认识的特殊性就表现在教育史研究者不可能直接接触教育史原型客体,而只能通过教育史遗存客体即教育史史料去解释教育史,而教育史史料也是经过人们整理的,难免打上研究者的主观烙印。因此,教育史研究中的纯客观是不存在的。第三,教育史认识主体的观念和用以思维的概念、范畴的主观性决定了教育史认识中的主观性。教育史认识是教育史研究者依据自身的观念和思维方式,通过教育史学实践再现和评价以往的种种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而教育史研究者的观念和用以思维的概念、范畴等带有主观性,它们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其适用范围也都是有限的,因此,“只要我们在认识,只要我们还必须利用概念、范畴去分析客观历史,我们也就不可能去追求到纯粹客观性的历史结论”。④ 第四, 教育史认识中的创造性行为决定了教育史认识中的主观性。任何一个教育史研究者的教育史认识活动都不是毫无思想的机械重复,而是包含了创造行为。创造的本质就是在已有的经验上产生新的有价值的东西。教育史研究者在进行教育史思维和教育史认识活动并进而叙述教育历史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创造性行为。这种创造性行为就包含了教育史研究者的主观性。

      由此可见,教育史认识中的主观性是客观存在的。承认教育史认识中的主观性是研究教育史研究者主体意识的重要前提。然而,长期以来,我们恰恰忽略了对教育史研究中人的主体地位的重视。在教育史研究中我们往往过分强调了必然性、共性和客观受动性,而忽视了偶然性、个性和主观能动性。对于从事教育史研究的主体也是如此,我们忽视了作为教育史学主体的研究者的教育史学实践活动的意义。我们忘记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教育史学是一种观念性的精神产品,它是教育史研究者能动地认识教育史客体的产物。任何一部教育史学专著,都不能不渗透着研究者主观意志,因此,这也就成了影响教育史学发展的直接原因。

      教育史研究者的主体意识水平直接决定着教育史研究的水平。影响教育史学科的诸因素中除了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等外部因素以外,从教育史学科自身来看,主要表现为教育史学观念的进步和教育史学思想的发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史认识主体意识的提高。因为,观念的进步和思想的发展都不可能是自发完成的,而要建立在教育史研究者艰苦的理论探索和理论概括的基础之上,并需要教育史研究者自觉地接受和运用。在中外教育史研究中,教育史研究视野的扩大,教育史研究选题的开拓,新的研究方法以及多学科研究方法的广泛采用等等,无一不是与教育史认识主体意识的不断加强有直接的关系。因为主体意识的加强,首先表现为教育史研究者思想上的不断解放,以及教育史研究者在研究工作中主动积极性的进一步发挥。对于不同的认识主体来说,主体条件及其发挥的程度,使他们的认识成果显示出大小高下之分,正确与错误之别。而对教育史研究群体来说,主体意识发挥的程度如何,则关系着整个教育史学科的繁荣和发展。所以当前我们要发展教育史学科,尤其是在人们期待教育史学科出现新的“转机”的时候,就不能不提出主体性的解放这个根本性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重视增强教育史研究者自觉的主体意识,提高教育史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

      二、增强教育史研究者主体意识的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重视主体修养的问题,这是加强自觉的主体意识的基础。教育史研究者的主体修养,就是教育史研究者主体意识结构的培育问题。它包括“主体哲学观点的进步性,政治立场的革命性,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以及生活经验的深化、高尚情感的培养、性格气质的锤炼等诸多方面”。⑤ 教育史研究者应培育出一种适应专业科学研究的良好的主体意识结构。

      从我国的史学传统来看,重视史学家的主体修养历史悠久。从孔子开其端绪,历代史学大家无不重视史家精神对于撰史的重要性。上一节我们提到的刘知己的“三长”说和章学诚的“四长”说等,就是深入论述史学家个人品质修养对史学发展的重要性的代表。今天我们从事教育史研究,同样需要重视研究者的主体修养。如果教育史学科要想和整个社会历史时代保持同步发展的水平,那么,教育史研究者就必须高度重视改变自身的主体条件,以适应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