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7月《文艺报》刊发张虎升、朱建东《生态文艺学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以来,笔者欣喜地看到:与世界同步兴起的生态文艺学研究,在中国“走过了萌发、草创与学理探索的阶段,正在深化、丰富,走向成熟”[1],凭借着中国特色的生态资源与传统生态文化,参与(不再只是倾听)着国际性对话。本文试从生态批评的运作现状、生态文学的文本研究与生态美学的观念更新三方面来分析我国生态文艺学研究现状,以期相关研究者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更加自觉、更加系统的把我国生态文艺学的研究推向世界,使边缘性的努力取得思潮式的成果。 一 生态批评的运作现状 鲁枢元从生态哲学、伦理学的立场出发,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建设生态批评的10项基本观点[2]。当时在读者心中产生的整体冲动与模糊憧憬,现在看来是越来越清晰了,其实,前四点属于生态伦理观,中间三点属于精神艺术观,哪怕只有后三点属于生态批评观,其精神的理想主义、艺术内涵的包蕴性、批评方式的多元共存的提出,到如今,仍不失为基本原则。2002年,他发表《生态批评的知识空间》[3],认为在“生态学”与“文艺学”两个学科系统之间,存在着“现象的类似”、“逻辑的相通”、“表述的互证”,生态学的原理有可能转换为文艺学的原理,生态文艺学的学科依据是牢靠的。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富有浪漫情怀的鲁教授已逐渐拉紧了漂浮于高空的生态批评这只风筝在那地面上(由“生物学知识系统”拧成)的线,沉潜到学理上的研究了,“借鉴生态学的系统性、整体性、有机性、开放性”,使生态批评“努力推进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在一个统一的地球生物圈内的互动”。到2004年他撰写《略论文艺学的跨学科研究》一文[4],将生态批评的学理研究又推进了一步,用当代法国跨学科专家埃德加·莫兰的观点来论述“文学艺术是有各种因素介入的活动过程”……“世界知识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的协调性使文艺学的跨学科成为一种必然”。北京大学的赵白生博士[5]通过清理西方的各种人文主义思潮,认为沿着人文主义的老路走,我们找不到所谓的新的方向,生态主义是继人文主义之后一种迫切需要的新的“思想范式”,它以自然为本,融入自然又取法自然;它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把关怀、尊重向人以外的世界扩展;它张扬一种理性激情,用理解力和心而不是用眼睛来看自然,发展一套人与大地之间的体面规则。确实,中国文艺学的生态主义走向,是“另一种全球化”,“将是未来的主流实践”。 在对生态批评的内涵,外延仍不清楚的现状下,山东大学的曾繁仁教授则从生态美学的角度认为生态批评是生态美学的实际应用形态,对其内涵的阐述是借用西方生态主义家菲利普的五点概括[6]:一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向行为主义的回归”,二是“向社会责任的回归”,三是“对理论的更加唯我主义倾向的放弃”,四是“与写实主义的重新修好”,五是“与掩藏在符号海洋之中的岩石、树木和江河及其真实宇宙的重新修好”,其浪漫情怀与文学笔调富有启发性,却让人不知所从。江汉大学的张皓不仅意识到生态批评的兴起“是当前生态意识觉醒在文学界的一种体现”,深层动因在于文化生态的变迁,“对人类中心主义传统的挑战,适应了世界性的非中心主义与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生态批评在中国与西方大致同步兴起,标志着“中国已进入全球化语境”,“使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全球的问题紧紧联在一起”;生态批评的主要对象、主要关注的问题绝不是具体的环保问题,而是“处在生态中的文艺与文艺中的生态”,从理论上保证了反映生态问题的文艺批评与文艺系统的生态研究的并行不悖,不愧为一种“深度模式”。山东师范大学的刘蓓[7]通过澄清“回归自然”理念的内涵,认为,“发挥文学的审美功用,以文学研究促进实现人的内部自然的回归,是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首先要完成的使命。”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批评“更应关注文艺自身发展的生态”,如各类艺术品种的生态平衡;文艺创作、传播、接受、批评的生态协调;文艺生态的演变及规律;文艺与人、与自然的关系等[8]。 至于生态批评的发展阶段与方法论,目前处于比附阶段,还没有能力提出中国的研究方法(西方也是如此)。有两篇文章[9][10]介绍并进一步阐发了美国生态批评家格劳特费尔蒂描述的生态批评的发展阶段与批评方法:第一阶段考察自然在经典文学中的再现,树立生态意识:第二阶段检视主流作家的生态意识。恢复自然写作传统;第三阶段理论建构,考察物种的象征结构,质疑二元论,提出生态诗学的理论观点与体系。目前所做主要有三:一是由对西方生态批评的译介导入研究,目前这一类的研究走在前列;二是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在文学领域的立足问题,从而疏通生态批评的理论出发点[11];三对中国古代以及近现代的生态文化资源持普遍的乐观论调,而挖掘与现代性转换尚处于星火阶段。有关生态批评的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在2002年12月由江汉大学与武汉大学联合举办的“文化生态变迁与文学艺术发展”学术研讨会上得以集中体现。[12]大家普遍认为,生态批评是当前学术界共同关心的课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是一个生态学与文学交叉的领域,特别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体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生态批评有丰富的理论资源,但创造性的转化工作做得不够,因此,它缺乏坚实的学理支撑和充足的学术基础,建立学科的条件尚未成熟;生态批评的研究现状不尽如人意,它更应关注文艺自身发展的生态,加强对社会文本和实证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