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理性的统治下,人的“生活世界被殖民化”了,造成人的生命价值的失落和人文精神的荒芜。对此,传播文化传统、唤醒人类生命意识和民族精神,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传播教育意义的文化阵地——课堂也应该改变教学理念,即从传播知识的传统理念转向塑造人的生命价值的现代理念,促使人的精神和教育“心灵导向”的转变,实现人的精神交往。 一、“知识”型课堂的教育实质 “知识”是通过感觉和思维形成的关于实存的观念,其目的在于获得对自然事实的真的客观认识。传播知识是教育传播信息中最基础的部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传播以系统性、整体性、可控性为显著特征而取得独霸一方的地位。在科技理性、工具理性、体制理性和教育权威的管辖下,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播学科教材知识为中心、以学生接受知识为中心的课堂行为特征日益凸显,“知识”型课堂占领了文化传播的主阵地。 1.忠诚于知识,却背弃了人的需要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信息传播和控制信息传播的过程”。[1]而传播教育信息的“守门人”——教育者又是专门化的教育信息传播者。如何回答教育者为谁服务这一问题直接影响教育传播者的议程设置。在“知识”型课堂中,教育传播者惟教材、惟教参、惟教案是举,知识至上,把教学看成传道、授业、解惑的“单向度”传播,“用统一的教育技术、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教育工艺流程,把人制造成标准化的教育商品”。[2]书本上的死的知识支配了教育,同时也支配了教育中的人,教师成为传播知识的手段,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和奴隶,从而出现知识专制和文化霸权现象,受教育者的知识话语权被剥夺。 2.表演精彩,却忽视了受众 教育是一出双簧,教师和学生共同扮演角色。在教育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教师)与受众(学生)互为传播主体,是“主—客—主”即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教育传播使传受双方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完成知识的传播和对知识的理解并导致个体价值观、世界观、生命观的精神交往,从而推进人格的完善和人的全面发展。然而,在“知识”型教学传播中,教师是传播的主体,是演戏的主角,是“知识教学”的权威设计者,他严格把守“知识”(具体化为教材、教案、教参)这道门卡,不传播与“知识”无关的任何信息,也从不让受众参与传播。传播者以封闭的、僵化的、教条的方式将“教学设计”和知识议程设置在课堂这个舞台出演,传播受众——学生成了“群众演员”,抑或是“观众”、“听众”,是戏中的多余人。在此种传播模式下,系统组织活力受到严重破坏的同时,传播受众的创造力、生命力也受到了严重摧残。 3.追求可操作性,却忽视了创造性 “知识”型教学是一种以“经验”、“模式”为构件的“操作性教学”,是低效的教学。教师将教学实验中形成的某些“经验”和“模式”视为亘古不变的教条,出现了“百人一教案”、“十年一教案”的现象。课堂中传播的知识没有注入新的血液,课堂是“死”的,是“静”的,传播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全被抹杀。 4.体现了科技体制理性,却没有了精神交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层架构”制盛行,科技理性、工具理性、体制理性已成为一种渗入社会总体结构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意识形态,科学技术不再体现价值中立,而成为独立的控制和支配人的力量,它试图努力寻找人存在的意义和道德价值上的规范,以解决人生命价值问题。 事实上,“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3]因此,在教育传播中,无论是传播知识和接受知识,既是理解和建构知识的过程,又是在这种理解和建构中塑造完美人格和实现精神交往的过程,这才是教育传播应有的形式。为此,我们主张重构知识教学传播体制,理性地重新建构课堂,努力寻求人全面发展和精神交往的教育形态,实现从“知识”型到“生命”型课堂的有效转换。 二、“生命”型课堂的教育内涵 教育传播从本质定义上说是文化的传播,而“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的自我生命存在及其活动,文化世界的本体就是人的自为的生命存在”,“文化是人以自己的生命存在的意向性为理由不断地改造他周围自然世界的创造性的劳动过程”。[4]因此,就课堂教育的传播而言,课堂所传播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者和受众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形成主体与文化的意义交流关系,即人类的精神交往关系。关于此,哈贝马斯在《知识和人的旨趣》一书中,严肃地提出了一个“理性的重新建构”,即人对知识的解放旨趣理论。也就是说,它把人的自我形成置于由社会确定的人的关系的情境中,重新建构“意识形态上冻结的依从关系”,把个人从非法的“自然化的”社会过程统治中解脱出来。 1.一份真诚的情感:挚爱 教育传播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身就是一次“情感”的旅行。教育传播中不允许有虚假和欺诈,教育本身要求真诚和挚爱。教育传播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利用教育中介实现情感相遇和相合的过程。因而,教育中洋溢着爱。教育传播是传播者在爱的情感的支配下播种爱的种子。挚爱情感使教育传播渠道更畅通,教育效能最佳化。黑格尔认为爱的道德是“一个没有统治,没有屈从的道德,即作为爱的特殊样态的道德”[5]。“在爱里面,人从另一个人身上重新发现自己,因为爱是一种生命的合一,它是以生命的分离、发展和形式的多样性为前提。生命越活跃,生命联结和接触点越多,则爱就更真挚。”[6]真挚的爱又促进生命的合一。“生命”型教学追求精神交往和生命价值的实现,真挚的爱有效地融合师生情感,在精神领域实现二者生命的合一。具体而言,“生命型”教学传播中的爱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爱教育事业,二是爱学生,三是爱自己。“生命”型教学是这三种爱的情感互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