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对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意味着变化、动荡与新生、发展之间的复杂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个社会进入全面的快速转型期,正在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乃至后工业化社会转型、由欠发达国家向现代化国家转型。快速的经济增长相应带来社会思想、伦理道德、文化教育的变化,从而使我国社会步入多层面、全方位的转型时期。 道德学习是个体接受社会规范,内化社会价值,将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从而建构主体内部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注:王健敏:《道德学习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30页。)社会转型期快速的经济增长打破了原有的社会关系,特别容易使青少年受新观念的影响,在道德学习中迷失方向。本文试从复杂性视野透视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学习所面临的困难,并对个体道德学习的有效发生提出建议。 一、社会转型期道德学习的难为 (一)“诚信”遭受危机,道德学习中核心价值观难以确立 转型期社会的复杂多变使学生比任何时候都难以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失去价值观的指导必然会出现惶恐不安、焦虑、冷漠、喜欢幻想、反复无常和无所适从等心理障碍。为了产生赖以维持公正和谐的道德和精神支柱,在我们的共同生活中,必须确立一些基本的价值观,使共同生活成为可能。正如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里克纳教授(Thomas Lickona)所言,品格教育要把促进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作为良好品格的基础。(注:http://www.nsddys.cn/qylt/page7.htm)这些核心的道德价值观是道德学习的重要内容。 “诚信”是表达道义伦理根本精神的伦理概念,“诚”是指道德主体内在的一种品质、信念,即所谓“内诚于心”,表现为真诚、诚实、诚恳等;“信”则是指道德主体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或社会整体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及其价值指向,即所谓“外信于人”,表现为讲信义、守信用、重承诺,言行一致。“诚”、“信”合起来使用,则有诚实守信、表里如一、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相统一的丰富内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明礼诚信”概括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已突出了“诚信”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思想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无疑进一步将诚信的地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诚信已成为当今社会做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它引领着诸如责任、关爱、公平、自律、同情、宽容和尊重他人的权利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信用缺失,使核心价值观在市场经济中遭遇消极反馈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在我国,政府侵犯个人产权,个人侵吞公共财产的行为屡屡发生,无照经营、“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合同欺诈、上市公司造假账、企业三角债、银行呆坏账和走私骗汇等问题更是层出不穷,信用缺失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注:林毅夫:《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人民日报》,2003年10月24日,5版。)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如果追求金钱名利超出对智慧和道德的追求,整个社会便会产生道德情操的堕落。”(注:http://www.juristunion.com/docc/cxjs-index-wz.htm)没有了经济生活对诚实守信的积极反馈,就没有社会核心价值观确立的经济基础。 2.腐败现象蔓延,使青少年对确立核心价值观的需求弱化 因政治腐败而引发司法腐败、学术腐败等社会现象,是对人民赋予的权力、对公共权力的滥用。个体做出规范行为,是出自个体内心对规范本身的价值认同,如果社会一方面在通过各种方式宣扬以诚信为主的核心价值观,而作为社会行政主体实施者的部分人却以自己的行动严重践踏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那么无疑会使青少年对诚信能否引领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产生质疑,进而弱化他们内心确立核心价值观的需求。 3.成年人道德自尊缺失,使青少年的诚信行为受到打击 中学生的写作练习中有这样一幅图:在一个十字路口,一群人因为红灯而停在路口,在绿灯尚未亮起时,人们便迫不及待地冲了出去,只有一个背着书包的孩子仍在原地静静等候。这时,冲出去的大人们回头看到了这个傻站着的孩子,纷纷说,“这孩子真傻,怎么不急着回家。”生活中,图上的场景时有发生,成年人不仅不能给青少年做出行为上的表率,还常常漠视他们良好的道德表现,青少年的诚信行为有时不仅得不到成年人的鼓励和表扬,还可能遭到打击和责怪,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诚信行为的积极性。 (二)“非主流”文化中的不利因素,滋生了学生不良的道德认同 道德学习中的认同本质上是主体在思想与行为上对道德规范的心理趋同,它是道德学习中自主建构的关键,是道德学习较高级的内化形式。随着体制的转换与重构、利益的分化与重组及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与渗透,社会文化逐渐呈现出斑斓繁杂的局面:一方面是主流文化的高扬,另一方面则是非主流文化的滋长。“非主流”文化滋生许多灰色的潜流,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带来了学生的不良的道德认同。据《新闻晚报》报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课题组,近期通过对3400名6至15岁的少年儿童及其父母和老师的调查显示,中国的少年儿童对“不讲假话,实事求是”的认同感随孩子年龄的增大而下降,初中学生对实事求是的认同度仅占0.6%。(注:http://hn.rednet.com.cn/Articles/2003/10/4749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