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与非线性模式

——检视课程思潮的一种视角

作 者:

作者简介:
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回顾“形式训练说”与“实质训练说”的演进,进而从知识论、学力论的角度,检视课程思潮的变化所带来的课程发展模式的演进,使我们借以认识新课程的思想背景。经过探讨两种回归现象:从“实质训练说”向“形式训练说”的回归,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探讨从“线性模式”向“非线性模式”的转向;探讨非线性模式的特征;我们认识到,“课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所生成的有意识的文化活动,这是一个需要行动、对话和合作,回荡着多元声音的生机勃勃的领域。我们需要打破分科主义的封地,来促进跨越学科边界的对话,共同求得课程领域的整体发展。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02 期

字号:

      教育界有人认为我国当前的课程创新存在一股“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并且断定“这一思潮思想来源驳杂”,包括“重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知识的学习”的“形式教育论”等。其实世界教育史上的“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之争”并不那么简单,其内涵是随着时代的进展而变化的。本文回顾“形式训练说”(Formale Bildung,formale discipline)与“实质训练说”(Materiale Bidung,materiale discipline)的演进,进而从知识论、学力论的角度,检视课程思潮的变化所带来的课程发展模式的演进,借以认识新课程的思想背景。

      一、从“实质训练说”向“形式训练说”的回归:新形式训练说

      (一)“形式训练说”与“实质训练说”的消长

      自柏拉图以来,许多教育家一直在倡导这样一种观点:教育不仅是授予知识,而且还在于训练并形成能力。昆体良认为“几何对于儿童的教育有其价值。这是因为,它可以锻炼心智,使人头脑灵活、知觉敏锐。几何的价值就在于这种学习的过程。借此所获得的不在于知识。”(注:奥田真丈.现代学校教育事典[M].日本:行政出版社,1994.487.)这种观点随着历史的发展愈益受到青睐。到了18世纪,在笛卡尔和莱布尼兹等人的理性理论特别是康德的批判主义认识论的影响之下,“形式训练说”形成了。这种学说主张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习得实质性的知识内容,而在于形式性地训练心智能力,而且强调,一种领域所训练的能力能够迁移到其他领域。比如,古典语(主要是拉丁语)和数学是最适于心智训练的。

      在这里,试分析“训练”的涵义,首先应当考虑的是,以能力心理学为背景的发展心智和能力的训练说,其目的与其说是借助学习掌握教学内容,不如说在于形成记忆能力、思考能力。就是说,其价值在于通过学习形成能力。极端地说,肯定离开了内容的能力练习——借助反正要忘却的无意义词汇的识记训练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这就有导致教学上的形式主义之嫌。这种观点在能力心理学遭到否定的今日,已经丧失了它的理论根基,可以说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独断论。其次应当考虑的一点是,以裴斯泰洛齐的“直观”认识的根本原理为目标的训练说。这种观点认为,习得态度与方法乃是能力形成之根本。上述两种形式训练说的影响,具体反映在19世纪学科型课程编制上。作为“学科课程”(subject curriculum)的特点就是以现成的学术体系为核心,向儿童强行灌输成人的逻辑与思维。他们的逻辑是,教材是有用的、必要的,是儿童长大成人时必须掌握的。

      19世纪至20世纪之间,“形式训练说”逐渐丧失信赖,代之而起的是“实质训练说”。桑戴克和伍德沃斯等人的实验研究表明,在两种情境中只要有同一或类似的要素,就会出现“迁移”(transfer)的现象,但“形式训练说”一贯主张的广域的“迁移”是不存在的。这样,代之而起的主张是,着眼于学科的实质性内容的“实质训练说”。这种“实质训练说”有两层涵义。一是学习在社会生活中有用的教材,即运用活动分析法和社会功能法等选择教材,使儿童习得长大之后有用的教材;二是丰富和深化儿童在目前的生活环境中业已获得的经验,以求得成长,即提供有助于满足儿童需求、兴趣爱好的教材。这两层涵义的共同之处就是认定教材本身有训练价值,所以不应当架空。倘从社会有用的观点看教材,那么,它是未成熟者(儿童)在成长为成熟者(成人)之后使用的、有用而必要的;倘从丰富儿童经验的观点看教材,那么,它的重要程度取决于儿童理想的成熟有多大的必要。

      这样看来,“形式训练说”旨在儿童掌握现成的知识、技能,以现成的学术体系学习现成的思考方式。“实质训练说”则是以现成的成人社会为模型,通过学习社会生活经验,使得儿童自然地融化于成人之中,以求得现存社会的进步。换言之,19世纪后半叶的“形式训练说”以过去的社会、文化为教育的基础,是“着眼于过去的教育”;20世纪前半叶的“实质训练说”,以现时的社会、文化为基础,是“着眼于眼前的教育”。信息化时代里,掌握着眼于过去的思考方式和眼前的知识、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基于思维的创意与跃进的技术,培养儿童的探究态度与能力,即当代的教育必须是“着眼于未来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的教育必然要求“新形式训练说”。

      (二)“新形式训练说”:实质训练与形式训练的扬弃与统一

      “形式训练说”是以18世纪的能力心理学为基础的。按照这种能力心理学的说法,心智是由一定数量的能力组成的。因此,这些能力是作为整体受到训练,在生活的种种情境中对于一切目的都是同样起作用的。换言之,基于一定材料的能力练习,是作为整体的能力练习,这种练习效果也可以“迁移”到其他任何材料之中。

      “形式训练说”立足于能力的“普遍迁移”的观点:倘若学习古典语那样的有心智训练价值的学科,那么,在这里所训练的心智能力也能够无限制地“迁移”到需要同样能力的其他学习领域之中。“实质训练说”是完全相反的训练说。它主张学校教育应当作为社会生活的模范环境——“场”加以构筑。从这个观点出发,准备社会所必要的知识技能,学校可以直接而具体地教授知识技能,在这里几乎无需考虑迁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