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研究在中国兴起现象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饶咬成,湖北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湖北 丹江口 442700)

原文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原产于美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建构主义,在西方还很难形成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范式——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分庭抗礼的局面。然而自2000年前后,建构主义传入中国后出现对其研究的繁盛现象,主要是由于建构主义适应了冷战后的国际政治现实和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大的程度上有广泛的契合。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12 期

字号:

      一、建构主义研究在中国的兴起

      国际政治中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始成型,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的强劲流派。它的兴起不是偶然的,它是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国际政治现实变化的外在要求所致。建构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奥勒夫、卡赞斯坦、考斯洛斯基、克拉托奇韦尔、温特等人。其中,近年来最为活跃的主将,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国际政治学者亚历山大·温特( Alexander Wendt) ,其代表作是《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1] (P337)

      任何一种国际关系理论的出现和流行,都是具体历史时期国际政治现实存在的折射,都是国际政治、社会、经济等本源的外显。从这层意义上说,20世纪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大体上是美国国际关系学,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演变脉络大体同20世纪美国国际地位的变迁相对应。尽管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美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但迄今仍不足以冲击美国的中心角色。[2]

      而在中国却是另一种境况。1999年美国学者亚历山大·温特的力作《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英文版)面世之后,建构主义逐渐成为推动第三次辩论向纵深发展的强劲学派。因应西方学界的理论转向,尤其当秦亚青教授把温特的著作译成中文并把建构主义介绍到中国以来,国内学界以极大的学术热情和敏感,掀起了建构主义研究的高潮。截止到2003年2月,据不完全统计,共出版学术著作7部,其中译著3部,专著2部,包含建构主义内容的西方理论概论性著作2部;在主要刊物上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共42篇,其中译文4篇,理论研究文章28篇,案例研究文章10篇。[3]

      国际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至今只有87年的历史。此后,国际关系理论不断发展,论著大量涌现,理论流派层出不穷。其中,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交替处于国际关系理论的“主导范式”地位。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经历了6个发展阶段,即两次世界大战间的理想主义(法理主义)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实主义浪潮、60年代的行为科学(或者叫行为主义、科学主义)浪潮、70年代的全球主义浪潮、80年代的后实证主义浪潮以及90年代以来在苏联解体刺激下出现的新自由主义浪潮。当然,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历程并不是线性延展的,一种主义的流行并不意味着另一种的消亡,而且不同理论流派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是很普遍的。

      同时,任何一种理论的生发与流行又是与其原产地的文化底蕴有着不可割裂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的,都是产地或流行地文化传统的在此时的延展。从这层意义上说,建构主义在美国的出现是美国理想主义传统在冷战后的折射;建构主义研究在中国的兴起是因其与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有广泛的契合。

      二、建构主义产生的文化底蕴

      任何理论的出现都有其必然的文化底蕴,国际关系理论也一样。国际关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一战前,人们关于国际关系是完全陌生的或毫无见解的。在此之前的政治家或思想家已提出了很多启发性的命题或结论,如古希腊有修昔底德和他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古印度有考底利耶和他的《政事论》,中国有孙子及其《孙子兵法》;近代有关国际关系的论述则更多,包括马基雅维利、现代国际法鼻祖格劳秀斯和《战争与和平论》、但丁和其《论君主制度》、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亚当·斯密,稍近的有卢梭、康德、黑格尔、霍布森、马克思等。

      冷战的结束导致了传统理想主义的兴起。如国际关系实践中以及在学者的研究中,关于人权、自由、民主等成为争论的焦点;冷战的结束使人们期望联合国将会发生更大的作用,甚至是类似于世界政府的作用,促进国际关系的公正、和平与稳定。这股思潮的兴起与现实中一些国家的外交政策特别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外交政策有重要关系。早在20世纪70年代,在赫尔辛基会议通过的有关文件中,就涉及到了人权、自由交流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早在联合国成立之初,由新独立的民族国家首先扛起人权、民主、自由的旗帜,以反对殖民主义与西方的干涉,而现在,这些主张则成为西方四处干涉的借口。“民主和平论”“人权高于主权”与福山的《历史的终结》成为政治家与学者们争论不休的话题;康德、威尔逊等思想再次被提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政治家和学者们开始认真研究战争、和平、帝国主义、民族主义等国际政治问题。多数学者认为,1919年巴黎和会上,英、美代表同意在各自国家建立国际关系的学术研究机构,标志着国际关系学的产生。但直到1939年,理想主义思潮一直是国际关系理论的主流。

      理想主义者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国际社会是可以秩序化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理想主义的政治家和学者们以拯救世界为旗号,主张通过建立某种世界政府、世界组织,或创造对各个主权国家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准则,来促进国际社会的合作,形成良好的国际秩序,控制军备,永久地避免战争,因此理想主义也被称为“机能主义”。美国总统威尔逊在1918年提出的14点和平计划(此后又作了多次补充和解释),被称为“威尔逊主义”,其内容包括“国际联盟”、“公开外交”、“集体安全”、“民族自决”、“公理正义”、“裁军非战”、“航海自由”、“贸易平等”等。这一计划是理想主义思想观念的体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