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绿色政治学:范式变化与理论前景

作 者:
李刚 

作者简介:
李刚,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专业博士生。

原文出处:
东南学术

内容提要:

绿色政治学是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首先在西方兴起的一个新政治学学科分支或一种新的政治理论,它通过生态运动及绿党参政等方式迅速获得了实践支撑,成为当代西方政治学中较前沿和具有活力的部分。本文分析了70年代以后绿色政治学的主要范式变化,指出绿色政治学的产生是对当代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政治回应,成为一种超越绿党的政治理论。绿色政治学90年代以来进一步出现了从社会批判转向社会参与、从分散行动转向共同责任、从价值绿化转向政策绿化、从“非左非右”转向合作对话等重要变化,这表明绿色政治学正走向成熟,并将以其理论灵活性而在全球化时代获得更大的发展。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06 期

字号:

      一、绿色政治学的形成

      绿色政治学的形成首先是对长期以来人类活动所致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的政治回应。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经济在经历了战后短暂的黄金发展时期后,开始步入滞胀的泥塘。与此同时,带有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灾难时有发生,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增多、水资源恶化、土壤资源退化、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毒害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等从多个方面降低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西方社会开始弥漫着一种悲观主义的未来观。1972年《增长的极限》以及其他同类研究报告的爆炸性出版,更把这种悲观情绪推向新的顶峰。因而,反思现实社会的管理与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一股源自西方随后遍及全球的绿色政治浪潮迅速兴起。

      从总体上看,全球绿色政治浪潮的兴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生态运动的出现。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一些国家的人们开始走上街头进行游行示威,抗议政府治理和控制环境污染不力,并很快发展成为基于“平民运动”的一场社会政治运动,这场运动随后遍及欧美各国及许多发展中国家。早期的生态运动目的相对比较单纯,活动常常是围绕某一具体环境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如反对修建核电站、提倡利用太阳能等。随着生态运动的深入,特别是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危害性认识在70年代有了较大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思索超越了生态学的范围,生态运动的目标出现了多元化趋向。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生态运动成为集环境保护运动、和平运动、女权运动等为一体的全球性群众性政治运动。90年代以来,生态运动出现了新的变化,从公众关注环境问题转为公众与政府共同关心“可持续发展”问题,公众参与有极大的提高。进而影响公共决策、政治过程的“绿化”。1990年4月22日,全球共有2亿人参加了“地球日”活动,充分显示出生态运动的活力与影响。

      二是绿党异军突起。第一个绿党(新价值党)于1972年成立于新西兰,瑞士绿党于1979年成为欧洲最早进入全国议会的绿党,而德国绿党长期以来一直是最有影响的绿党组织。绿党声称,他们是市民运动(生态运动)、反对核力量运动、和平运动、女权运动以及其他运动的政治喉舌。1994年德国绿党领导人约施卡·菲舍尔出任施罗德政府的外交部长,绿党一跃成为执政党,并使欧洲政坛出现了令人瞩目的“红绿”联盟。到90年代中期,欧洲主要国家都相继建立了全国性的绿党。绿党的国际力量不断在加强,欧洲议会第一个绿党跨国党团“彩虹党团”1984年选举时获得20个席位,1989年绿党党团获得29个席位,目前,欧洲议会内欧洲绿党/自由联盟(GR/EFA)占有45个席位,欧洲联合左派/北欧绿党(GUE/NGL)占有44个席位。1999年2月,欧洲28个国家的30个绿党聚集巴黎,目标在于建立“绿党国际”。

      三是非政府生态环境组织的崛起。跨国性非政府组织的大量兴起,是当代全球政治生活中的显著现象,许多人确信在此基础上必将形成一个“国际市民社会”,进而改变传统国际政治与过程特征。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性,也促使大量非政府生态环境组织的产生,尽管不是每一个非政府组织都产生于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但几乎所有的非政府组织都将国际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自己的目标之一。据联合国环境署1976年统计,全球共有532个非政府组织从事环境保护运动。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非政府生态环境组织数以万计。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支持的环境联络中心,就与7000个非政府组织有联系。有的组织力量强大,支持者人数众多,甚至可与有些国家的人口相当,如世界自然基金组织成员超过500万人,绿色和平组织成员超过600万人。这些非政府组织的目标并不是想成为国际性的外交家,而是成为合作性的决策者。(注:希拉里·弗伦奇:《消失的边界: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225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到会参加的非政府组织达3000多个,这次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突破性地提出“发展权”概念,为建立新的平等关系上的全球环境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非政府生态环境组织的崛起,作为一个整体推动了真正全球意义上的绿色政治运动。

      尽管很早以前人们就已在考察生态环境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如在治国模式上,有老子的“小国寡民”、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邦”,近代的孟德斯鸠、托克维尔更是考察了地理环境对民主制度的作用,但直到面对风起云涌的全球绿色政治运动,并从政治层面进行理论解释和指导成为时代所急需,才真正促进了系统化、理论化的绿色政治学的形成。

      欧洲绿党在20世纪70年代后率先鲜明地提出绿色政治学(green polities)的概念及理论框架,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也沿着马克主义政治学的逻辑与理论框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同一时期还产生了许多相关政治思潮,如生态无政府主义、生态女权主义、生态自由主义等等。绿色政治运动对各国执政党的纲领“绿化”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欧洲社会民主党就相应提出了自己的生态环境政治理论。80年代后,一些交叉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产生了政治生态学(politicalecology)、生物政治学(biopolilics)等学科。虽然这些理论思潮和研究的视角、观点各有差别,但研究的主题基本相同,主要集中在人(生物)的权力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定位、西方的民主模式与工业文明发展道路的反思、国家与社会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的作用、政治发展与新型国际关系、克服生态危机的社会变革方案等政治主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