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霉的奶酪

——《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

作 者:

作者简介:
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有宝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全球教育展望

内容提要:

本文根据王策三先生的学术论文《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中所暴露出的诸多理论问题,结合人们在认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产生的疑惑,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价值观、知识教育观,以及新课程在继承与借鉴、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等四个维度,试图澄清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同时,本文批驳了以“凯洛夫教育学”为代表的教育思想,提出教育理论工作者要敢于放弃陈旧、“发霉”的思想,坚持与时俱进,树立良好学风。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最近,有幸拜读了王策三先生的宏篇大论《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载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3期,下文简称为《“轻视知识”》),感慨万千。该文洋洋几万言,通篇读来虽如跌坠云雾,不知所云,但字里行间所表达的诸多观点却十分鲜明;其中,许多论点虽不足为辩,但仍有些许论点需要澄清。同时,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学界之中,击掌相庆者有之,忧虑寡欢者有之,拍案愤起者亦有之——诸位同仁皆以对国家和民族高度负责的精神,对新课程或诠释,或审视,或反思,从而掀起了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一轮新高潮。耳闻目睹此次学界论争的风起云涌,结合拜读王先生宏篇大论的诸多感受,笔者谨就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几个问题的认识抒己拙见。

      一、关于教育价值观

      教育价值观是评判教育活动的基本准则或尺度,它既是人们对教育活动进行客观认识和主观判断的产物,也是历史文化积淀和社会时代发展的产物。在人类教育演进的历史长河中,各种教育价值观都曾粉墨登场,都曾试图影响或改变教育的发展轨迹。其中,精英主义教育价值观在人类教育的演进历程中曾经产生过主导作用,且时至今日,这种教育价值观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主导着教育的发展。

      所谓精英主义教育是指,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是培养和选拔精英人才;这种人才是对以学科专业人才为主体的所有“高级”人才的总称。其理论假设是受教育者在发展潜力上有“三六九等”之别;其现实依据是精英人才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远远高于普通民众,或精英人才主导甚至主宰着社会的发展;其课程开发是以学科本位和专业知识本位为立足点,从而形成了学科化、专业化的课程体系;其实施方式是以学科化、专业化的标准对受教育者进行层层甄别和选拔,并最终“培养”出所谓的精英人才。精英主义教育对精英人才的培养是建立在牺牲大多数人利益基础之上的,所有学生在精英主义教育模式之下试图走上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其所学所知主要指向于成为高级专业人才,而无益于作为一般社会成员,但当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层层选拔中半途而废时,黄金年华换得的却是对未来的迷惘和无助。此外,精英主义教育还催化并加深了社会的不平等,催化并加剧了应试主义教育的盛行,将教育的各个阶段异化为更高一级教育的预备阶段。精英主义教育是人类教育发展的一个阶段,尽管我们不能站在今天的历史坐标上对曾经的和现在的精英主义教育冠以“非人性”、“非公平”的罪名,但我们却应当反思这种教育的利弊得失,转而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确立和倡导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大众主义的教育价值观。

      基础教育中的大众主义教育价值观认为,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所有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基本素养,为未来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种人既包括各专业领域中的高级人才,也包括具有较高素养的普通劳动者。大众主义教育指向于全体而非部分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对人生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和基本观念与规范的掌握或形成,主张在基础教育阶段淡化对学生的学科专业训练,强调学生整体或综合素养的形成,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从而使学生能够迎接并适应未来生活的任何挑战。大众主义教育并不排斥或放弃精英教育,它只是将教育发展的重心由偏向精英人才的培养转变为关注所有学生的共同发展,从而使每个人通过接受教育都能适得其所。

      大众主义教育价值观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教育价值取向,符合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民族振兴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教育发展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显然,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关注培养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的同时,已经开始注重强调提高全体国民的整体素养了。从当今世界发展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全面提升国民的整体素养作为本国发展的基本战略。因为各国已经认识到,国家强盛和未来国力的增强不再仅仅取决于所拥有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多与寡,而是取决于本国全体国民素养的高与低;国民素养的内涵不再局限于学科专业素养,而是整体、全面的素养。为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大众主义教育价值观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发生了重大改变,要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需首先深刻领会和把握大众主义教育的理论内涵,并积极探索实施大众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轻视知识”》一文尽管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指出“我国中小学教育向来一直被纳入专门人才教育的体系,专为升学做准备,即所谓的升学教育或所谓的‘精英教育’,如今已经是国民教育、基础教育”。但是,该文认为作为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国民教育,“由于追求升学率现象不可避免地存在,当然影响到全面发展教育活动进而影响到学生的个人全面发展,且不论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它有得有失、有利有弊,无论如何它是现实的、具体的。它是我国特殊历史条件下,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具体形式,也就是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一种具体形式。”尽管作者在此处试图说明以追求升学率的应试主义教育或精英主义教育是现实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作者却又将应试主义教育或精英主义教育同全面发展教育联系起来、等同起来,认定这种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具体形式。显然,《“轻视知识”》一文所流露并试图进行渲染的是精英主义教育价值观和应试主义教育模式,而这恰恰是与当前党和国家的教育发展方针背道而驰的,如若以此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那么,基础教育的发展不仅将陷入停滞状态,而且会大踏步地倒退。

相关文章: